高耗水成為煤化工最大隱憂
投資過萬億的待批煤化工項目全都指望黃河水
2012-09-18   作者:記者 文婧/鄂爾多斯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西部上萬億煤化工項目審批有望提速的同時,其作為高耗水行業即將造成的環境壓力也隨之而來。
  “新型煤化工産業的發展需求與其所在地水資源分佈情況極其不協調,萬億待批煤化工項目大多布局在乾旱缺水的西北地區,這將進一步引發這些地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水循環與水文程研究室主任宋獻方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赴內蒙古鄂爾多斯調研煤化工産業得知,由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200萬噸間接煤制油項目,有望近期獲得有關部門批准。此外,神華寧煤百萬噸間接煤制油項目,新蒙能源、國電蒙能和中海油新能源三家各年産4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也已上報國家發改委……為扭轉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有望獲批。粗略估算,目前已納入投資規劃的煤制油與煤制氣項目投資規模就達9000億元,如果再算上煤制甲醇等其他煤化工項目,未來規劃內的煤化工項目投資已經突破萬億元。
  但與此同時,這些待批項目的高耗水問題也開始顯現。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1噸煤化工産品所需的水耗基本不可能低於5噸。記者綜合行業平均耗水水平了解到,目前生産一噸煤制油的耗水量約為9噸,煤制烯烴約為20噸,煤制二甲醚約為12噸,煤制天然氣(甲烷)耗水量約為6噸,煤制乙二醇約為9噸。由此看來,煤化工的高耗水已經成為最大隱憂和軟肋。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對記者&&,水資源的確已經限制到煤化工項目的發展,目前公司的水源來自一百多公里以外,而如果要擴産就必須要考慮新的水源問題。
  記者採訪多個待批煤化工項目發現,其工業用水的來源紛紛指向了黃河水。“分佈在內蒙古、寧夏、新疆、山西、陜西等地區的大型煤化工項目耗水量極大,據我們研究統計,‘十一五’期間32個在建或投産煤化工重大項目及‘十二五’15個新建重大項目的年需水量合計11.1億噸,折算為每天304萬噸,約等於北京市2012年度全市中心城區的日供水能力。”宋獻方説。他&&,“十二五”期間,分佈在黃河流域附近的煤電基地大量使用黃河及其支流水資源,有可能提高黃河斷流風險,對居民飲水造成威脅,並可能進一步擠佔生態用水,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記者從水利部門了解到,每年國家分配給黃河沿岸各省市自治區的水量指標是有限的,各地可以採取水權置換的方法,解決煤化工待批項目用水指標。所謂水權置換,就是工業企業為了取得用水指標,投資在國家黃河水利委員會確定的某一灌區內,實施農田節水改造工程,將該灌區節約下的用水指標置換到工業項目上。
  但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每年分配給煤化工項目所在省市自治區的黃河水指標之外,煤化工項目偷取黃河水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宋獻方&&,目前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只能從各省流域地表水的取用方面對項目用水進行約束和規劃,但對於一些工業項目在黃河兩岸打井取地下水的做法,卻無法進行有效監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兗礦與美國公司聯手建設清潔煤化工項目 2011-12-20
多倫股份1.8億涉足煤化工 2011-12-15
各路資本逐鹿煤化工 産業風險增大亟待統籌規劃 2011-11-21
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煤化工項目在柴達木盆地開工建設 2011-11-17
首個煤化工項目試生産成功 赤天化開始擺脫"受氣"困擾 2010-12-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