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稅收入暴增説明了什麼
2012-09-14   作者:馬光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8月份全國財政收支數據可謂“糟糕”,全國財政收入7863億元,同比增幅僅4.2%,創下經濟復蘇以來的新低;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出現今年以來首個負增長,增幅同比下降6.7%。
  財政收支數據糟糕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還在於宏觀經濟仍然處於下行態勢。無論是進出口,還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表現都差強人意。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只有8.9%,創下年內新低;與此對應的國內增值稅同比減少167億元,下降8.5%。從企業層面看,今年以來,企業利潤持續下滑,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出現負增長;8月份企業所得稅名義同比增加234億元,但扣除上下年度退稅等不可比因素後,企業所得稅實際下降5%左右。此外,在外貿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4.4%。
  可以説,財政收入的下滑,既反映了宏觀經濟的確面臨困難,從微觀層面看也説明很多行業和企業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同時應清醒意識到,隨着經濟告別高增長,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期也基本結束,財政收入增長顯著高於GDP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的情況在未來出現的幾率將大大降低。
  但是,在增值稅等主要稅種增速回落的同時,地方的非稅收入卻出現暴增。這種逆勢暴增,在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4118億元,增長53.3%。8月份,在中央非稅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地方非稅收入同比增加237億元,增長31.6%。地方非稅收入的不正常增長,應該引起更大的關注。
  令人擔心的是,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利潤下滑、土地收入等下滑的情況下,地方為了緩解增收壓力,而通過種種手段在非稅收入上實現突破。這在以前的經濟周期中經常出現,從而使得本來就很困難的企業更加困難,負擔更重。非稅收入作為“靈活性”非常強的政府收入來源,在整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出現大幅增長,個中緣由耐人回味。
  企業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但地方政府一旦收入減少,又反過來在企業身上想辦法,從而使企業愈發困難,這將從根本上影響整體經濟復蘇的步伐。這種通過非稅收入徵收“過頭稅”的做法,可能大大抵消中央在結構性減稅方面的努力,加劇企業的困難。比如,一些企業反映,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的出發點是減輕企業負擔,但一些部門在企業換發票機等過程中,收取很高的費用,增加了企業的真實負擔。
  中央通過一系列措施減輕企業的負擔,這種減負思路是完全正確的。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更應該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而不能為了保證財政收入變相加重企業負擔。如果為了確保財政收入而加重企業負擔,勢必影響宏觀經濟復蘇的步伐,這是一個值得警惕並且必須加以反對的最壞選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地方非稅收入暴增説明了什麼 2012-09-14
非稅收入畸高不利涵養民生 2012-07-13
警惕非稅收入猛增對衝減稅作用 2012-05-14
山東3年評出46個"非稅收入規範管理示範縣" 2009-12-10
徵大小非稅收 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2009-09-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