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增貸款超預期 實體經濟仍憂“望梅止渴”
2012-09-11   作者:魏晞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央行11日數據顯示,中國貸款政策正變得更為“輕鬆”: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7039億元,同比多增1555億元。
  這一數字遠遠超出市場預期。此前眾多國內金融機構均認為8月份“新增貸款幅度不會太大”、“應該在6000億元左右”,而巴克萊資本等外資機構甚至把這一預測數字壓低到5600億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1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新增貸款規模超預期回升,主要有“供”、“需”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央政府近期加大項目審批進度,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升溫,令貸款需求上升;二是今年以來貨幣政策趨松,銀行可供貸款的資金比較松弛。“特別是8月中下旬開始,貸款需求已出現增加趨勢,這對銀行投放貸款的進度有一定影響。”
  周景彤認為,此前公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還在下行。“消費平穩回升是8月中國經濟的唯一亮點,工業生産、外貿出口等數據都顯示,經濟形勢仍比較嚴峻。”
  因此,作為經濟“晴雨表”之一的新增貸款大幅回升,被視為“樂觀信號”。業內人士指稱,銀行新增貸款數據走高,無疑令經濟實現反彈的可能性增大。
  但業界也擔心,新增貸款會再次流向投資領域,未渡難關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只能“望梅止渴”。
  周景彤&&,最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對原材料生産企業會起到一定拉動作用,但僅是“緩解”,不能從根本上帶領製造業走出困境。
  今年以來,當前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兩頭擠壓”困境更為明顯:綜合成本上升,需求萎縮減弱,利潤空間不斷被縮減。究其根本解決之道,周景彤認為應有四個方向可循:一是放緩企業生産綜合成本提高的速度,給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區域間轉移留出時間;二是政策上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三是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開放力度,讓他們有更多領域可以投資;第四是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
  周景彤&&,當前中國經濟仍有很大迴旋餘地,利用好了,經濟“穩增長”沒有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上海證券報:製造業勞務聘用量和報酬雙降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壓力 2012-09-06
促進更大社會力量和資源向實體經濟集聚 2012-09-04
提升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力 2012-08-27
應引導地方版“四萬億”流向實體經濟 2012-08-21
評判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不能光看信貸 2012-08-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