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産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中電熊貓液晶面板10代線項目已通過相關部門審批的消息引起業界一片譁然。業內人士認為,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面板10代線項目恐將擱淺。
中電熊貓10代線恐擱淺
近來,有媒體曝出,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附屬公司熊貓液晶顯示(簡稱中電熊貓)的液晶面板10代線項目已通過相關部門審批。消息一出,業界一片譁然。
有專家&&,中電熊貓的舉動難以理解。“液晶顯示産業目前産能嚴重過剩,我實在搞不清楚為什麼南京仍要積極推動發展(這一項目)”,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總會副秘書長羅懷家8月30日&&。
不過,記者就此事向中電熊貓求證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十代線項目只是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批,具體下一步應該怎麼操作還不清楚。
事實上,由中電熊貓主導的南京液晶面板十代線項目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今年5月,冠捷科技宣布將旗下全資附屬公司Top Victory(冠捷投資有限公司)與中電熊貓成立合營企業,在南京投資350億元建設第10代TFT-LCD工廠。當時,中電熊貓相關負責人曾明確&&,夏普答應將為南京10代線提供技術支持。
然而,夏普在7月份公開否認了向南京10代線提供技術的説法。夏普株式會社大中華區CEO菅野信&&:“夏普與南京的10代線沒有就技術提供達成任何有關協議。”
9月10日,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酒井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重審,中電熊貓10代線的技術不是由夏普方面提供的。
有分析認為,夏普之所以如此是受到了鴻海的阻撓。今年3月,鴻海成為夏普第一大股東的同時,也獲得了夏普10代線一半的産能。南京如果建成10代線,將對鴻海將造成衝擊,而鴻海絕不會培養潛在的競爭對手。
對於這一結果,市場諮詢機構Displayseach市場總監張兵認為,“如果沒有夏普技術,南京10代線將很難繼續。”因為,全球10代線面板技術只掌握在夏普手中。而産業觀察人士梁振鵬也&&,南京十代線項目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技術,完全依靠自主研發,對於之前僅僅運營過6代線的中電熊貓來説,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如果夏普真的在技術上不提供任何形勢的“幫助”,南京十代線項目恐將擱淺。
産業更看好技術升級路線
令中電熊貓10代線項目飽受質疑的還有,10代線主要生産60和70英寸以上産品並非市場主流。
在液晶電視産品興起的早期,優先投産高世代線面板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例如5代線只能切割一塊46寸面板,且不夠經濟;如果企業要進入40到50英寸的彩電市場,就必須擁有6代線以上的面板線。而生産要成規模有經濟性可言,則需要7.5代線左右的工廠。如果繼續向上發展10代線,則需要彩電市場對60英寸以上級別電視機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無奈的是,60英寸以上電視市場在家庭用戶中微乎其微,而想象中的商用市場不僅發展慢於家用市場,更是遭受到了自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的持續打擊。
據國內中怡康最新的彩電消費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32英寸至43英寸的電視機依然為消費主流,總佔比約為63%,而60英寸及以上的産品佔比僅為1.16%。而一位面板企業內部管理人士預計,全球電視的需求尺寸將集中在60英寸以下。十代線的優勢並不能在市場上顯現出來。因此,即使夏普在超大屏平板市場上佔據優勢,還是面臨鉅額虧損。
鋻於此,日韓&面板廠都在逐步減少甚至放棄在LCD液晶顯示方面的投資,開始向OLED推進。據韓國媒體報導,三星電子一位高階主管&&,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第一座液晶面板廠會在2015年年初或2015年下半年轉換至OLED生産線。韓國面板另一巨擘LGDisplay(LGD)也有類似的策略,該公司一未具名的資深主管&&,LGD也考慮把廣州廠的焦點轉移至OLED。
顯然,日韓企業正在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搶佔OLED的技術制高點上,它們已經將傳統的面板産業視為“棄子”。
正因為如此,在全球各大面板廠縮減限制LCD新增投資、轉投OLED的大背景下,中電熊貓的十代線頗受業界質疑。“一條十代線等於四條8.5代線,一年可以生産1300萬片60英寸的液晶面板。夏普的十代線都吃不飽,中電熊貓上馬十代線,風險很大。”奧維諮詢常務副總經理文建平認為,350億元與其投入十代液晶線,不如投資OLED。
面板産業應由國家統一規劃
在顯示面板項目中,地方政府往往迸發出極大的熱情,除了&&種種優惠政策外,甚至親自出資,扶持面板線上馬,合肥、深圳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電熊貓10代線背後也浮現出南京市政府的身影。
事實上,由於面板生産屬於資金密集型産業,一條生産線動輒十幾億美金,企業往往很難單獨投資,因此無論是韓國、日本,早期在發展面板産業時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不過,地方政府的傾力相助在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卻在無形中分散了産業資源,從長遠來看,這對中國面板産業的整體發展未必有益。
中國台灣地區PIDA顯示器研究中心資深産業分析師王信陽認為,液晶産業發展成功包含很多因素,從現在來看,國內資金方面的問題不是很大,但在人才、産業以及零組件的供應不足等方面的瓶頸還是很突出的。這些方面要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因此,在許多行業內人士看來,我國急需提前做好一個面板行業的統籌布局,避免因盲目投資造成內耗而喪失産業發展的機會。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面板産業一定要由國家來布局,不應該由企業在興奮中各自投産。“無論液晶還是OLED,中國要發展一個産業,統籌布局十分關鍵。顯示技術從CRT到液晶再到現在OLED,國家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投資主體過多,每家都在投,試下水就沒了下文。這種情況很不利於中國面板産業發展,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戰略布局上能夠清晰的規劃,讓企業分工更明確,從而形成幾家大型企業帶頭的一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