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增幅反彈至2%,鮮菜價格大漲23.8%。另據商務部重點監測的8月份價格數據,糧食、蔬菜等價格均有所上漲,其中蔬菜價格呈現較明顯的季節性運行特徵。
對於農産品價格上漲趨勢,不少網民擔憂可能引發新一輪通脹。很多網民&&,蔬菜、糧食等農産品價格牽動着百姓敏感的神經,建議相關部門多措並舉穩定農産品價格。
農産品漲價明顯
百姓每天都要接觸的糧、菜價格再度進入漲價行列,使不少網民擔心相關産品價格將走入周期性漲勢。
署名周子勳的博客文章説,糧價是百價之基。從全球範圍看,大宗商品特別是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已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和關注焦點。國際糧價的大幅上漲,並不是單一因素所致,這裡既有供需基本面的因素,也有資金方面的因素。從整個農産品生産形勢而言,糧價帶動物價上漲將是一個長周期性的問題。
蔬菜和糧食價格上漲已反映在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的走勢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8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4%,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08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23.8%,鮮果價格上漲9.7%,糧食價格上漲3.2%,油脂價格上漲4.5%。
網民指出,CPI漲幅再上“2”,這背後的兩大重要推手一個是菜,一個是糧,這與近期百姓的實際感受相符。這兩樣生活必須品價格上漲,尤其是鮮菜價格上漲20%多,其背後有季節性因素,但也有農業生産及運輸銷售方面體制機制的不合理因素,並已給普通百姓生活帶來了負擔,尤其對中低收入群體的影響不可小覷。
謹防CPI反彈
網民警示,隨着農産品漲價勢頭漸強,要防範新一輪通脹周期的到來。
署名譚浩俊的博客文章説,從國內情況看,農産品價格的周期性上漲、結構性上漲甚至全局性上漲,將是CPI能否穩定、通脹壓力會不會加大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進入8月,農産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快速突破200點,目前已回到了3月份的年內高位。而前幾次CPI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以農産品價格上漲為焦點、帶動了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漲。而且,受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價格也有可能出現上漲,隨着我國糧食進口數量增加、比重加大,難免也會對CPI産生一定衝擊和影響。因此,對通脹的控制不能放鬆,要防止物價出現新一輪的上漲。
周子勳的博客文章説,通脹抬頭的傾向已經顯現。以大豆為例,中國是大豆原産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其中中國進口大豆70%來自美國,而受美國大旱影響,美國糧價上漲將使中國受到顯著影響。一旦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漲,國內大豆價格就會跟漲,接着豆餅、飼料漲價,最後傳導至肉禽蛋奶。因此,國內對於以糧價為代表的通脹因素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應多措並舉穩定價格
針對此輪蔬菜等農産品價格上漲可能引發的通脹擔憂,網民建議在保護農民生産積極性的前提下,從擴大種植範圍、整治亂收費等方面切實穩定農産品價格。
針對蔬菜的生産與銷售,網民提出了穩定價格的建議:希望國家針對今年蔬菜主産區遭受洪澇病害減産情況盡快採取措施,通過給菜農發放生産性補貼、擴大“蔬菜標準園建設”覆蓋範圍、取消“農超對接”亂收費等方式,穩定蔬菜價格。
博主李晶建議對農産品的轉銷進行管制,建立農村合作社向農民直接收購農産品。通過合作合理制定農産品價格,由合作社直接銷售,不經轉銷商的農産品一來可保障農民基本利益不受損失,二來通過控制中轉環節使消費者買到更安全優惠的産品。此外,應提高農産品種植補貼。只有政府大力扶持,增加農民種植補貼,才會有人願意種植農作物。
荊楚網署名袁寶的文章也認為,糧食價格上漲與流通費用不無關係。據調查,糧食流通費用佔到了糧食價格的30%以上。落後的流通方式、雜亂的收費,是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強流通環節的收費管理成為抑制食品價格上漲的頭等大事。在引致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中,政府要做的,是從增加供給和抑制需求兩方面入手,切實保證耕地面積,實實在在增加農業收入,努力提高抗災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農産品供給,同時加強貨幣政策調控,保持合理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嚴厲打擊農産品的投機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