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1個月,降價都是茅&的主旋律。如今茅&出廠價又漲了。9月4日,貴州茅&宣布自9月1日起部分産品出廠價格提價,平均上調幅度約20%至30%。
從2012年上半年茅&終端零售價大幅跳水,茅&推行“控量保價”政策,作為白酒風向標的茅&再度提價,意欲何為?
從控量保價到提價振市
茅&提價顯然是一步險棋,這步棋一旦不能逼退趁機搶佔茅&市場的行業對手,就可能導致經銷商的叛離。
據了解,在此次茅&的“漲價單”中,53度飛天茅&出廠價每瓶上漲200元至819元,43度酒每瓶上漲140元,年份酒不漲價。此前,在2011年1月1日,茅&提價20%以後,53度飛天茅&出廠價一直維持在每瓶619元。
之前來自行業和政策的調整讓茅&比較被動。
“特別是&&抑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和經濟增速下滑等多重影響接踵而至的時候,茅&不得不推出計劃多時的直營店計劃以穩定市場。”茅&集團一位人士透露,茅&等高端白酒在終端市場的價格下滑雖未影響茅&的産銷,但部分機構的拋售行為還是或多或少影響了茅&。
貴州茅&半年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和42.6%。其中,高度茅&酒實現營收112.4億元,同比增長32.5%,毛利率93.7%。
這一數據明顯低於茅&年初對2012年全年營收增加51%的計劃。“這份成績單證明茅&上半年採用守的策略顯然不能達致目標,需要出招應對。”白酒行業專家單華&&,在行業遭受危機、經濟前景仍不明朗的情況下,茅&提價顯然是一步險棋,“這步棋一旦不能逼退趁機搶佔茅&市場的行業對手,就可能導致經銷商的叛離。”
“漲價——壓貨——搶錢,這個是消費品行業慣用的渠道促銷手法。”在白酒專家肖竹青看來,很多茅&代理商也同時經營五糧液或者郎酒。2012年很多茅&、五糧液代理商還新增代理了西鳳酒超高端的國典鳳香;當茅&率先漲價的時候,很多代理商為了繼續享受老價格,會將所有流動資金打往茅&,這樣就成功擠佔了有可能打往其他廠家的流動資金。
在酒水行業,茅&的這種渠道促銷被行業人士取名為“壓庫,套牢”:壓庫,是指把經銷商的倉庫塞滿;套牢,是指搶佔經銷商的資金,把資金套牢。壓庫套牢之後,競爭品將很難再有所作為(因為高端酒代理商的資金和倉庫是有限的)。
那麼茅&漲價會否傳導至其他品牌呢?
“茅&提價一定會帶動其他品牌提價。作為行業風向標的茅&提價,將給二線白酒提價增加信心和説服代理商的理由。酒廠提價的程序一般是先通知代理商,在什麼時間會提價,在此時間前進貨享受原來老價格。代理商一般會借貸甚至借高利貸在漲價前提前囤貨。”肖竹青&&。
早布局與渠道分利潤
茅&已經借上半年的市場低迷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渠道重塑。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茅&漲價並非亂中出招。“事實上茅&已為此布局良久”。
“在21個月前的那次提價中,53度飛天茅&出廠價提至619元每瓶,而終端價即使在2012年上半年遭遇下滑仍維持在每瓶1600元左右,鉅額利潤都被渠道中間環節享有。”招商證券的分析報告稱,提價、直營、招商等都是茅&可繼續釋放的業績保障手段。茅&提價後出廠與批發價差仍然高達600元,而目前五糧液的該價差僅五六十元,茅&仍具有進一步提價的能力,這樣即使外部需求增長情況一般,茅&通過正常的增量、提高出廠價、直營店建設,也可以保障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穿越經濟的冬天。“在同行都不得不依靠外延式招商以維持高增長的情況下,茅&仍然沒有任何招商壓力。”
然而,擠壓經銷商利潤並非茅&漲價的全部。
單華提醒記者,茅&實際上已經借上半年的市場低迷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渠道重塑。
2012年4月26日,茅&在貴陽市開設第一家自營店,在隨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茅&自營店的觸角已伸至全國,幾乎每個省區市有一家,迄今已開店60余家。8月初,茅&網上商城也開始重新上線。雖然現在茅&網上商城還沒有正式開放,但已經確定銷售價格與自營店一致——53度飛天茅&定價每瓶1519元。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認為,茅&此舉不排除是在為發展電子商務、豐富網點力度做準備,“加強網絡終端建設能使茅&實體店與網店‘並駕齊驅’,直接掌握客戶資源,促進公司營收最大化。”
多元化向政府交成績
多元不僅是茅&酒廠的戰略,也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按照過往經驗看來,茅&提價20%至30%對營收的貢獻約會增加15%以上,然而上半年貴州茅&的收入僅為132.6億元。對於貴州省政府下達的“到2015年茅&實現營收500億元,到2020年達到1000億元”這一目標來説,漲價的刺激作用遠遠不夠,茅&的多元化擴張也順勢啟動。
幾乎就在公布漲價的同時,茅&宣布現金出資10.7億元,以29.72%的佔股比例成為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正式進軍航空業。
此前,茅&已宣布進軍房地産,不僅如此,茅&的金融觸角也順機推出。
8月初,茅&投資成立貴州茅&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簡稱“茅&財務公司”)。公告顯示,茅&財務公司註冊資金為人民幣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4.08億元,持股比例為51%;集團公司擬出資2.80億元,持股比例為35%;技術公司擬出資0.72億元,持股比例為9%;習酒公司擬出資0.40億元,持股比例為5%。
“這顯然是茅&為手握的數百億現金尋找金融投資的殼。”招商證券一位食品行業分析師向記者&&,此前茅&有210億元存款放在遵義商業銀行,收益率不足2%,而茅&還是遵義銀行的股東。遵義市商業銀行年報顯示,茅&酒廠持有該行4.15%的股份。
“茅&的多元化並不是盲目行為。”茅&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稱,“一業為主,適度多元不僅是茅&酒廠的戰略,也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就在多元化大刀闊斧進行的同時,茅&還加大了發展貼牌産品的力度。
2012年8月,茅&高調推出白金醬酒,價位在300~1000元之間,意在搶佔53度飛天茅&和茅&王子酒之間的價格空白區間。
但一位熟悉茅&的人士向記者&&,茅&的白金醬酒實際上是貼牌産品,就在五糧液、西鳳酒、郎酒、瀘州老窖等名酒都在砍貼牌,茅&還在大力發展貼牌,“顯然是為今後幾年的業績所逼。”
上述人士&&,茅&系統有三大貼牌輸出系統:茅&保健酒(茅&不老酒)公司、茅&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茅&集團習酒公司;這三個系統都以“茅&集團”名義對外開發貼牌,其中茅&集團技術開發公司的白酒産品基酒來自四川邛崍,茅&白金酒所用基酒都是在外地買的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