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今年所推經適房四成未售出
專家建議適度調整標準擴大受益面
2012-09-07   作者:記者 石志勇/西安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由於多方面因素影響,西安市2012年已經推出的6000多套經濟適用房,到7月底還有超過40%的房子未銷售出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銷售不暢問題。有關專家認為,對於經濟適用房出現的“滯銷”情況應加以高度重視,並在分析具體原因的基礎上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應對。

  經濟適用房銷售不暢

  隨着近年來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的加大,西安市經濟適用房的上市量也在不斷增加。按照西安市的計劃,2012年西安市將提供一萬套的經濟適用房。但是自2012年初這些經濟適用房集中上市以來,並沒有出現踴躍購買的情況。
  2012年3月,西安市推出鴻基新城經濟適用房項目1034套房源和金泰怡景花園一期833套經濟適用房房源。在總共1867套經濟適用房房源中,只有1157戶家庭參加了申購,剩餘的房源達到了710套。
  而記者從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2012年西安市已經推出的10個經濟適用房項目,每個項目的參與搖號人數均少於項目可提供的房源數,反映出符合申購條件的市民申購熱情並不強烈。
  按照相關規定,首次搖號後剩餘的房源將進入“零售”階段,那這些剩餘房源的銷售情況又怎麼樣呢?記者對西安市一些在售經濟適用房項目進行探訪,發現這些項目仍有大量房源沒有銷售出去。在位於西安明光路附近的陽光北郡經濟適用房項目,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裡的經濟適用房均價在3600元左右,比周邊的商品房售價要便宜接近一半。但目前一期推出的500多套房子還有300多套未銷售出去。
  在同樣位於明光路的榮城名苑經濟適用房小區,銷售人員介紹説這個小區2011年就進行了搖號分配,但當時800多套房源只有600多人申購,剩下的200多套房子目前仍在銷售。而在位於西安市西二環附近的紫雲溪經濟適用房項目,記者了解到這個項目2012年4月就推出500多套房源進行了搖號,目前還有一部分剩餘房源在出售。

  三大原因導致“滯銷”現象

  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處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7月底,西安市已經上市的經濟適用房數量達到6895套,目前銷售出去的數量為3837套,剩餘的房源達到3058套,佔總數的44%,形勢不容樂觀。
  據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處處長扈廣傑介紹,西安市經濟適用房出現銷售不暢,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階段性原因。2012年以來,西安市進一步加強了經濟適用房資格審查工作,形成了市、區(縣)和街辦三級審核、三級公示制度,並將資格審查與公積金、車管、銀行等部門聯動。審查工作加強後,申購對象從提出申請到最後獲得申購資格平均需要約兩到三個月時間,無形中使得一些申購對象在短期內無法獲得申購資格,使得申購人數在一定階段受到了限制。
  其次是區域性原因。由於種種原因,部分經濟適用房項目所處的區域相關配套設施還未完善,項目周邊沒有醫院、學校、菜市場等生活設施,使得這些項目對於購房者來説缺少吸引力。與此同時,經濟適用房項目數量相對商品房項目來説較少,可選擇餘地較小,一些申購對象由於其工作生活圈距離現有經濟適用房項目都較遠而放棄申購。
  最後是結構性原因。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經濟適用房單套面積不得大於60平方米。而對於許多申購者來説,這樣的面積相對較小,不能滿足其家庭居住的需要。根據西安市房管局對部分有意申購市民的調查,大部分市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經濟適用房面積較小,他們能夠接受的面積在80到90平方米左右。從目前來看,許多申購者放棄購買的原因也是覺得面積太小。
  在採訪中,一些市民&&現行經濟適用房的申購資格門檻過高,也影響了部分潛在人群的購買。西安市一位姓陸的市民在網上算了一筆賬,2011年西安市申購經濟適用房的人均家庭年收入標準是12486元,換算成月收入就是1040元。這位陸姓市民每月收入1718元,加上其母的退休金家庭月收入3098元,超過了西安市的申購標準。但是按照西安市的申購標準反算回來,要申購經濟適用房其家庭月收入應只有2080元,但實際上其家庭月生活支出就要1800多元。陸姓市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不用説申購經濟適用房,連生活都成問題,可見這樣的標準是不符合實際的。

  可適度調整標準擴大受益面

  在採訪中了解到,西安市經濟適用房的銷售不暢已經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目前已經有一些在售、在建經濟適用房項目的開發商&&壓力很大。一些項目的住宅樓已經封底,但房源還沒銷售完,這在商品房領域是不可想象的,銷售不暢給開發商帶來了沉重的資金壓力,也讓一些開發商對介入保障房建設的前景感到悲觀。
  西安交通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楊東朗認為,為了解決低收入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國家近年來大力推進保障性住建設,特別是2012年以來大批量的保障性住房開始上市,使得分配環節的一些問題開始顯現。西安市出現的經濟適用房銷售不暢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十二五”期間,西安還將建設更多的經濟適用房,如果不能解決銷售問題,就無法讓更多的人受益。
  楊東郎認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無可厚非,但在建設和分配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供應和分配計劃。特別是要根據困難群體的實際收入情況,科學合理的調整准入門檻,合理的界定低收入人群的範圍,使得經濟適用房的受益面得到有效地擴大,切實地保障性住房這件惠民實事辦好。
  扈廣傑認為,目前制約西安市經濟適用房銷售的三大問題中,區域性問題特別是經濟適用房配套隨着城市的發展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加強資格審核帶來的階段性人數減少也將逐步緩解。下一步最為關鍵的是解決結構性問題,特別是住房面積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首先可以敦促開發商在進行項目建設時,不要過多考慮成本問題,盡量將現有的60平方米麵積房源設計成兩室戶型,以增大對申購者的吸引力。
  扈廣傑建議,針對廣大申購者反映的面積較小問題,國家可在下一步結合群眾需求對經濟適用房面積標準進行微調。將原來的建築面積60平方米標準調整為套內面積60平方米,由此可增加建築面積20%以上,從而更好的滿足群眾對居住空間的需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娃娃經適房”本質仍是權 2012-08-23
扼住經適房尋租的七寸 2012-04-20
5月起廣州新購經適房滿5年可租售 2012-04-18
廣州新購經適房滿5年可租售 2012-04-18
“富翁低保戶”“豪車經適房”“注水履歷表” 2012-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