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轉合”:關中航空帶探索軍民互動發展新模式
2012-09-06   作者:記者毛海峰/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軍民結合、寓軍於民”是我國對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改革所確定的戰略性方針,而被譽為“現代工業之花”的航空産業,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後帶來的效益産出比為1:80。為了將軍工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市場優勢,關中航空帶近年來通過“起、承、轉、合”的跨越式發展路徑,探索出了一個軍民融合、協調發展的新模式。

    “起”:從資源稟賦起步 建設中國航空産業軍民融合特區
    關中航空帶是我國航空資源稟賦最強的地區,經過建國以來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涵蓋大中型飛機研究、設計、生産製造、試飛鑒定、教學培訓以及發動機研製生産、機載設備、航空新材料、零部件加工等為一體的完整産業體系,飛機研製水平、航空配套能力和綜合實力均居全國首位。
    但是長期以來,關中航空帶以軍工科研生産為主,軍工高端技術在向民用産品轉化的過程中,軍工科研資源及成果和民間資本及技術一直沒有較好的對接合作&&和渠道。同時,部分有意參與軍品配套的民營企業,受到行業管理體制機制的諸多限制,也無法將自身的研製優勢與軍工企業的配套需求相對接,民進軍的步伐進展緩慢。
    為了使關中航空帶在統籌軍工資源的同時實現軍民融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同意,2005年3月關中航空帶啟動建設了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作為航空産業發展模式與體制改革的“特區”與“試驗田”,加快探索發展軍民融合産業。

    “承”:承接先進技術  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
    與軍品不同,民品要直接面向市場,這就需要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為了提升關中航空帶軍民産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發展特區的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提出要積極承接國內外先進技術,讓創新研究成果結合市場需求盡快就地轉化,産生經濟與社會效益。
    西北工業大學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化中心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2005年3月,西北工業大學張立同院士的“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獲得了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這種技術可以滿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載和長壽命發展的需求,是衡量一個國家航空航天器製造能力先進性的重要新材料。
    為了讓這項技術盡快就地轉化,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扶持張立同院士成立了西北工業大學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化中心,以其先進的技術為依託,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化-産業化”的服務&&。現在,該工程中心在軍民産業方面已取得不小的成績。
    此後,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又與多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建成了西安交通大學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高性能碳纖維工程中心等軍民融合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創新&&使得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産業集群技術溢出效應不斷顯現,大大地增強了軍民融合産業的市場競爭力。

    “轉”:實施“三個轉變” 構建全産業鏈
  為了加速推進航空産業與地方經濟融合,西安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金乾生提出,在承接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突破軍民條塊分割的障礙,以産業鏈構建為主線,全力發展航空軍民融合産業。
    具體而言,要對原先的以軍工科研生産為主的産業模式實施“三個轉變”:一是推動産業體系從單一的軍品研製體系向軍民融合發展的産業體系轉變。堅持推進軍民科技資源的統籌發展,構建軍民融合的産業發展體系。
    二是推動航空産業所有制從單一的國有所有制結構向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結構轉變。致力於推動航空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促進航空業態發生根本性轉變。
    三是推動單一産品向全産業鏈發展轉變。努力構建航空全産業鏈,形成航空裝備製造業與航空服務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三個轉變”思路的引領下,關中航空帶現構建了多條核心産業鏈:以大型飛機和新舟系列支線飛機為龍頭的整機製造産業鏈,以耐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和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為核心的航空新材料産業鏈,以飛行模擬器和機場專用車為重點的航空專用裝備産業鏈,以起落架收放作動系統和飛機電源管理系統為重點的航空機載設備産業鏈,以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和快速製造工程中心為支撐的航空高端製造産業鏈,以及以飛行學院和航空俱樂部為依託的飛行培訓産業鏈。
  同時通過全産業鏈的構建,關中航空帶加快推動了軍工技術轉化,引導民營資本參與航空産業發展,成效十分顯著,産生了一批包括西安藍天倣真公司的民用飛機模擬器、雅西公司的鋁蜂窩板、一飛院的飛機地面空調車、西安康本公司的高性能碳纖維、西安燎原公司的飛機起落架産業化、西安101航空科技公司的飛機電源管理系統等在內的軍民融合項目。

    “合”:統合優勢資源 打造産業集群
    在通過全産業鏈的構建發展出一批軍民融合企業後,關中航空帶進而提出,需進一步統合優勢資源,把現有的軍民融合企業打造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産業集群。
    如在通用航空産業發展方面,關中航空帶取得了蒲城內府機場和寶雞鳳翔機場兩個機場的使用權,廣泛開展通用飛機研發製造、機場服務、飛行培訓、飛行體驗、航空旅游等業務。同時,承辦了兩年一屆的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成為這一國家級通用航空專業特色會展永久會址。軍民融合在這裡發展得非常充分,一個中國通用航空産業之都正在關中航空帶形成。
    除了通用航空産業集群外,關中航空帶在支線飛機、新材料、航空發動機、航空維修、飛行培訓、航空旅游等方面都在匯集一批軍民融合企業,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航空産業集群正在關中航空帶迅速崛起。
    航空領域的軍民融合有一個規律,即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後帶來的效益産出比為1:80,技術轉移比為1:16,就業帶動比為1:12,民機銷售額每增長1%,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拉動0.714%。目前,關中航空帶通過“起、承、轉、合”的軍民融合跨越式發展路徑,已經進入了産業價值加速兌現的黃金時期,正在向着全球知名的航空産品採購中心、航空人才培養中心和航空技術服務中心邁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關中航空帶大幅提升我國飛機研製能力 2012-09-06
大飛機項目研製有序推進 關中航空帶成為“關鍵先生” 2012-09-06
關中航空帶力破材料軟肋 2012-09-05
關中航空帶構建民機全産業鏈 2012-09-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