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航空帶構建民機全産業鏈
2012-09-05   作者:記者 毛海峰/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我國首&民用飛行模擬器在西安航空基地誕生。資料照片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對全國民用飛機産業調查後發現,10多年前陷入困境的民用飛機産業,經過“十年生聚”已踏上復興之路。期間,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不僅成為我國民機産業復興的起點,而且通過構建全産業鏈引導了全國各地民機産業集群的形成,促進了國內民機産業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大。

  民機産業從這裡復興

  10多年前,我國民用飛機的自主品牌整機主要有運10飛機和運7飛機。但是到上世紀末,運10飛機研製半途而廢,運7飛機及其改進型新舟60飛機隨後退出了運輸航空市場。中國民機産業非常悽慘,研製工作停了、隊伍散了、成果丟了。
  為重整民機産業,國務院於2000年2月15日決定啟動30-70座級渦扇新支線飛機項目,即ARJ21飛機項目。此後,我國自主品牌民機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據記者調查,目前正在研製的代表我國最先進技術水平的民機整機主要有三大機型,即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新舟700飛機,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ARJ21飛機和C919大型客機。這三大機型無一不是先依靠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的人力、物力發展起來的。
  新舟700飛機的研製就在關中航空帶,是在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有的新舟60飛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ARJ21飛機項目最早也是在西安開始進行的,後來才被移到了上海。C919大型客機雖然在上海研製,但是其第一任總設計師及其大量的一線設計人員、工程人員、管理人員都是從關中航空帶支援過去的。
  “沒有關中航空帶,就沒有中國民機産業的今天。”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金乾生對記者説,做飛機首要的是要有強大的研製力量,以關中航空帶為代表的陜西航空産業資産約佔到全國航空産業總資産的1/4強,尤其西安閻良在飛機的研發和製造方面具備了全國領先的力量,不僅有我國實力最強的大中型軍民機設計研究院,還有全國最大的大中型軍民機製造企業。沒有這些強大的研製力量,中國發展民機産業就是一句空話。

  構建全産業鏈引導集群發展

  隨着民機産業的復興,作為技術含量很高的這項新興産業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航空産業基地,大多數都是近三、四年才建立起來的。原本有航空工業基礎的省份,現在都在想盡辦法擴大自己的産業規模,而原本沒有航空工業基礎的一些省份也在爭着擠進這個産業。
  但是如何發展民機産業呢?很多省份都把關中航空帶的發展模式作為了自己發展民機産業的“導師”。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航空基地,關中航空帶的核心——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在全國率先走出了一條構建全産業鏈引導産業集群發展的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金乾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一個企業脫離了産業鏈,必定前方是死胡同;一個地區脫離了産業鏈,經濟的崛起終將只是個夢想。”西安國家航空基地在成立時就已明晰了“産業鏈構建,集群化發展”的理念。目前,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已成功培育出了一條以民營資本和外資為主導、上下游産業覆蓋細密、擁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航空工業産業鏈,成為業界公認的國內産業鏈最完整、就地配套能力最強、産業聚集度最高的航空産業特色區域,使得大量的航空企業向這裡聚集。
  德國浦菲沃(西安)機械製造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是第一家入駐航空基地的德資企業,長期為波音、空客等國際知名航空企業提供配套生産。從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其總部已連續多次在西安航空基地擴大生産規模,去年産值達到2000萬元,今年預計可達到3000萬元。
  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通過構建全産業鏈發展的做法,給了我國其他地區發展民機工業很大的 啟發。記者在全國調查時發現,近年來民機産業迅速發展的天津、北京、珠海、湖南等省市,都有閻良模式的影子。

  “今日青青小苗,明日參天大樹”

  我國民機産業在復興之初,由於在實踐上停止了很多年,在民機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等環節,都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近年來在這些環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發展,為我國民機産業的復興起到了關鍵作用。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是2004年8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設立的,在全産業鏈模式的推動下,到2010年6月就被國務院批准升級為“陜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國唯一的航空産業專業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以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為核心的關中航空帶,已逐步形成了以整機製造為主幹産業,以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為分支産業,以航空維修、航空旅游博覽等為配套産業的全産業鏈條,累計新增註冊企業達到400多家。也正是憑助自己不斷壯大的力量,關中航空帶近年來還有力地促進了國內民機産業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大。
  “今日青青小苗,明日參天大樹。”關中航空帶的主要設計者、領導者金乾生自信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構建全産業鏈,關中航空帶將在未來更加厚積薄發,將為我國民機産業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天津空港經濟區成我國新興航空産業基地 2012-08-29
國內油價9月或上調400元/噸 航空燃油附加費跟漲 2012-08-28
“三杯開水”警示航空服務變革 2012-08-23
體驗各大航空公司的頂級頭等艙 2012-08-22
2012年或是中國公務航空的分水嶺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