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經濟參考報》記者隨機在南嶽大廟前幾條街上的買香小店門前停車,問店家已經在別處買過香了還能在此停車否?店家一律笑答:“只要有空位,你隨便停在哪都可以,買不買香沒關係的。”
“不買香不讓停車”,一直是南嶽景區香店的頑疾,今年5月14日全國旅游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對南嶽景區環境與服務質量作出的通報批評中,也提到了這一問題。在隨後的5A級景區保牌行動中,南嶽開始了“從習慣改起”的強力整改。
自查出更多問題,少數單位與個人消極對整改
5月14日,全國旅游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對南嶽景區“不買香不許停車”等進行了通報批評。通報指出南嶽旅游景區環境與服務質量存在7大問題、21個扣分點,並提出了相關整改建議。
這對曾獲得第三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稱號,今年1-5月全省綜合治理排名第一、有着“平安南嶽”之稱的南嶽風景名勝區,無疑有些意外。
他們很快發現,國家旅游局相關方面指出的問題是不少南嶽人見慣不怪的老問題。
5月15日開始,南嶽就組織各相關部門開始了自查。
5月20日區委、區政府就召開了整改動員大會,將國家旅游局發現的問題和自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成立了南嶽交通秩序、基礎設施及環境衞生整改組,開始按南嶽衡山旅游環境與服務質量整改工作責任分解方案督辦整改。
湖南衡陽南嶽區旅游局譚小君副局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國家旅游局在今年春季以來的兩次明察暗訪中,發現了南嶽景區7類21點處問題,對照5A標準的自查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在5月20日的動員會上,區委書記傅丹舟説,在5月前的整治中,他還曾強調門店外的停車位是公共資源,不歸門店所有。這個問題經反復整改不見效果,是路段管理人員的失職,因門店業主的我行我素,就無所作為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話,客觀上是縱容了這種行為。今後不僅對這樣的門店,發現了一律先停業整頓,再犯就吊銷營業執照;對執法不嚴、管理不嚴的責任單位和個人,也依據實際情況,以通報批評、免職、撤職、下崗、開除等方式嚴肅追究責任。
南嶽根據5A標準自查自糾並邀請省、市、區各級組織專家組反復進行明察暗訪。然後嚴格按專家建議“逐一整改”、同時採取各種措施促進民眾養成主動提升服務的自覺意識。
“只有培養出好的習慣,服務質量提升才能常規化”,只有用新的好習慣取代過去的壞習慣,才會最終實現標本兼治,譚小君説,
“這樣,我們南嶽的5A級旅游景區金字招牌才能永久遠離摘牌降級的威脅”。
為了避免整而不改的再次反復出現,傅丹舟要求各職能部門要注重細節、嚴格責任,紮實完成整改任務,督查部門要根據檢查中暴露的問題簽發督查通報、下發督辦函,明確整改責任人、明確整改要求、明確整改限期,對落實不力,整改不到位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第一次通報批評,第二步誡勉談話,同樣的問題再犯,相關責任人誡勉談話,第三步免職。
以規範和公示的陽光,驅散積沉的陋習
據介紹,到南嶽的游客大多會燒香朝拜,最重要的原因是了解到南嶽的火神祝融聖帝朝拜,歷經數千年仍傳承不絕、且有着複雜的歌舞儀規。每年春分過後和農曆八月,是聖帝朝拜的盛時,看著成百上千的人們,着紅穿黑衣、一路歌舞朝拜、挑着擔子燒香,忍不住簡單地模擬一番。
固定的幾十上百萬人次的香客,加上慕名前來的游客,給南嶽香店、餐飲、住宿等依附大山而生的生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拉客、喊客,曾是熱情與勤勉的代名詞。
南嶽整改辦的一位工作人員説,南嶽人大多認為“不拉客做不成生意”。當地有一種説法,在家等生意上門,就像是一個人的百歲大壽,一生難得有一回;“不買香不準停車”,是當地人都無可奈何的不成文老規矩;“帶人買香拿一半的回扣”,則使不少人見利忘義。
新的規範要求中,商鋪“出門喊客”就可能被罰、被關停,給回扣和收回扣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參加工作後的二十多年來,《經濟參考報》記者到南嶽至少有八、九次,此前的每一次,都遭遇了飯店和香店,以及土特産店的拉客,不吃飯不許在門前停車、不買東西不許在店前停車的事,幾乎每次都會碰到一、兩件,賣香的小店更是以各種説詞誘導多消費、高消費。記憶中的朝拜用香,小店裏沒有標價,討價還價之後,一套至少也要88元,上千甚至上萬的“高香”也不罕見。
記者8月底在南嶽大廟前坪的香店看到,所有的香都統一規格明碼標價,按當地朝拜習俗配好套的香,最低28元最高不到200元。店裏的銷售人員説,標價是最高限價,只能低不能高,但因為定價較低,價格下浮的空間已經很小。
當記者問一家香店女銷售人員,不拉客、不喊客生意是否比以前清淡時,她説感覺不明顯,南嶽滿大街的香店,從來沒聽説過哪家沒客倒閉了,“大家都不喊、不拉,隨客人選擇,和全都又喊又拉,結果可能是一樣的,只是不那麼熱鬧了。”
據7月17日的整改簡報,整治期間,對違法違規經營、社會影響惡劣的一些非宗教人士舉辦的朝聖場所,採取了停業整頓、拘留違法人員的措施;關閉了幾家頂風違規帶客拉客的門店;對168家無證或超範圍的經營戶下達了整改通知,責令23家經營戶停業整頓;取締了14處違規攤點和兩處違規停車場。
南嶽區宗教部門對全區所有寺觀廟宇開展亮點工程,打造陽光服務。區宗教局在全區所有寺觀廟宇開展“亮點工程”。一是亮身份,寺廟內所有宗教人士和工作人員統一着裝,統一形象,統一佩戴工作牌;二是亮標杆,在服務窗口設立陽光&,游客可以直接通過工號投訴到個人;三是亮價格,所有消費一律明碼標價,並在服務窗口免費發放消費指南手冊,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權益。
在南嶽山下的一座寺廟裏,記者見到客堂的茶几玻璃下,以及門外的墻上,都佈置着隱含整改宣傳意味的宗教宣傳招貼。
邊整改邊建設, 護牌將是長期行為
整改工作的大目標是要實現標本兼治,不是為了應付國家旅游局的復檢。南嶽區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鄒小敏在談及南嶽旅游環境與服務質量整改推進工作時説,南嶽景區要以8月中旬國家旅游局覆核為契機,在“治標”和“治本”的基礎上,形成景區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
南嶽旅游産業升級、不斷優化旅游環境、打造南嶽服務品牌。
南嶽區各相關方面不只是逐一完成整改任務,電子商務建設,豐富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紀念品檔次的工作,以及優化環境、美化中心景區景觀視線範圍內的民房等日常工作,都在同時進行着。
嚴苛的管理規範要求,統一的價格,統一的服務標準,隨處可見的價格與服務規範公示,有利於培育公開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摒棄強佔公共資源、惡性爭奪客源的陋習,引導以創新特色産品、提升服務水準來增強競爭力,形成文明服務的新秩序與新習慣。
旅游基礎設施與基本服務體系的完善,也是這次整改工作的重頭戲。為了方便游客,新劃定城區主、次幹道停車位2300余個;組織對停車場、索道站點、景區游步道、安全護欄、標識標牌、垃圾桶、公廁、休憩點、吸煙點、停車場站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清查;對全區33個寺廟宮觀的416名宗教教職人員和102名宗教場所工作人員進行了登記造冊;規範服務崗位着裝和服務禮儀以及宗教場所工作人員着裝和禮儀;製作了文明用語墻體宣傳標語,加強運營車輛衞生清洗;健全了游客服務投訴體系。
阻力依然存在。7月底,經多次整改後,省、市專家督查組仍發現了7個大項17個小項的問題,問題涉及20多個單位。當區整改辦現場督辦一處問題點時,有人認為這是在找茬,竟然説:“是要搞呀,你們牽頭搞就是,我不反對!”
區委、區政府曾要求7月10日將發現的所有問題都整改到位,有人就以為7月10後,整改之風就過去了、可以故態復萌了。7月27日的一次突擊復查,發現大廟後已經關閉兩個多月的停車場,竟拆除圍檔、準備不按整改要求私自重新營業。
新習慣的建立,尤其是新的旅游文化的産生,無疑要經歷長期艱苦的過程。南嶽區委書記傅丹舟説,2007年,南嶽成功獲得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殊榮,這塊金字招牌給南嶽帶來的美譽度的提升,以及對南嶽旅游産業的促進作用,南嶽人都充分感受到了。他希望當地政府充分借助媒體與全社會的力量,運用各種宣傳方式,讓人們認識到護牌以及通過提升服務來提升美譽度,與每個南嶽人的切身利益習習相關,形成“抓整改人人有責,不整改飯碗難保”的共識、主動護牌。
7月中旬,在視察南嶽整改情況後,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要求南嶽區,不局限於暫時解決問題,而是要通過舉一反三、全面自查、全面整改,來實現全面提升,促進南嶽旅游經濟又快又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