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等六行業將被強制提交碳數據
證監會探索多層次碳交易市場體系
2012-09-03   作者:記者 梁嘉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2日在第三屆地壇論壇期間採訪獲悉,我國將強制要求電力、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化工、有色金屬、航空等六行業提供碳排放數據,力爭“十三五”進一步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範圍,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碳市場。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副主任劉雲峰也在會議期間告訴記者,正在加強對期貨交易所碳排放權的研究論證,探索現貨和期貨、場內與場外相結合的多層次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
  相對於目前國內各大環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産權交易所普遍推行的企業自願碳減排項目,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經濟學家成思危告訴記者,“如果自願減排的話,很多企業積極性不高,要有某種強制的方式讓企業有一定的壓力,這樣才能夠更重視碳減排,更重視碳排放權交易這類市場手段。”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就曾宣布,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目前我們正在為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基礎性準備工作。”解振華告訴記者,當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籌備建設重點企業、事業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推進認證核查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加緊設計並建立碳排放權交易登記註冊系統,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總量設定方法等基礎研究。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上述報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將囊括電力、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化工、有色金屬、航空等六行業。孫翠華解釋稱,這意味着,如果不按強制要求提交碳排放數據,上述行業的企業將失去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資格。“假設一年分配給某企業的碳排放配額是10萬噸,企業不報數據就無法核銷,就無法出讓剩餘的配額而獲得收入。”孫翠華進一步説,隨着“十二五”應對氣候變化地方立法的日益建立健全,上述行業中拒不執行碳排放權總量控制以及在碳盤查、碳交易等方面弄虛作假的企業,也必須承受法律法規上的代價。
  對於如何制定企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獎懲措施,解振華在會議間隙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強調,“國家發改委正在立法,正在搞辦法。我們先通過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地方自行立法總結經驗。”
  解振華同時指出,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階段主要還是以現貨交易為主,條件具備以後,將考慮期貨交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南車簽訂40.8億大功率電力機車合同 2012-08-29
尚德電力資産重組謎局 2012-08-24
海寧電力十項措施幫扶企業渡難關 2012-08-20
南安電力實施居民電能質量優化工程 2012-08-20
中電聯:1至7月全國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2012-08-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