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價降43.41%
産能過剩是禍首
2012-08-31   作者:記者 曾亮亮/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産原料藥品種有45.08%的出口均價在10美元/公斤以下,31.97%的原料藥品種出口均價在5美元/公斤以下。出口平均單價同比下降所佔的比重達43.41%。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認為,産能過剩無疑是禍首。
  2012年,我國的化學原料藥面臨着市場需求和生産成本的雙重壓力。經濟放緩,來自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挑戰加劇,我國化學原料藥的競爭優勢被削弱,同時,産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及貿易摩擦危機也相當嚴峻。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西藥部相關人士指出,原料藥行業的一些領域由於進入門檻低,一些企業為追逐利潤,往往採用規模效應,擴大産能,壓縮成本,這就導致了産供嚴重失衡,最終使企業失去價格的話語權,由此陷入被動局面。這是當前很多原料藥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原輔料、水電煤運等成本依然維持在高位,使醫藥生産成本不斷升高。據悉,近幾年,原料藥企的人工費用(五險一金)持續上漲,對企業的運營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環保和地方財政貢獻率等壓力越來越突出。同時,GMP的改造也加重了企業的成本壓力,一些産品的經營問題十分嚴峻。例如激素類産品的重要原料黃姜被游資囤積炒作,價格連連上漲,由於沒有其他可替代原料,企業叫苦不迭。
  相關人士指出,發展新業務的途徑越來越少,也是造成企業的生存空間變窄的原因之一。例如,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外包業務,因為市場逐步擴大,競爭加劇,前景不樂觀。而歐債危機又使外部需求受限,企業的利潤增長點不斷降低,有些企業在今年上半年業務量上漲30%的情況下,利潤卻和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我國醫藥産品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主要靠低成本進行國際競爭,造成行內互相廝殺,結果是兩敗俱傷。我國原料藥出口額最大的還是抗感染藥、解熱鎮痛藥和維生素三大類,但都屬低附加值産品。“到目前為止,我國制藥工業97%都是仿製藥,制藥企業不是在某一點上發展自己獨特的優勢,而是什麼賺錢幹什麼,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他指出。
  人民幣匯率問題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人民幣升值幅度的不斷加大,使附加值較低的大宗原料藥及中間體出口壓力不斷增加。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使得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正逐漸喪失,對出口企業的經營也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業界普遍擔心,在未來數年,我國原料藥業將面臨來自印度的巨大壓力。”他指出,由於我國原料藥企業多頭出口,無序競爭,産品不特,大而不強,在國際主流市場的主導地位越來越弱。而我國原料藥的主要競爭對手印度,無論從實力、從業人員方面都不如我國,但由於有政府扶持,行業發展很快,近年來大有趕超我國之勢。
  據悉,印度利用我國內外銷産品的價格差(外銷産品價格低於內銷産品),低價從我國進口優質原料藥,再加工成下游産品後與我國進行競爭。同時,印度發揮政府扶持優勢,在技術水平上逐漸與我國企業拉開檔次,搶佔國際市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日科化學收購控股子公司17.98%股權 2012-08-28
生物藥化學藥專項補貼名單出爐 惠及多家上市公司 2012-08-04
南大光電涉産危險化學品 安全費計提存疑 2012-07-16
我國科學家利用常規化學方法實現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 2012-07-06
蛋白類生物和通用名化學藥兩大發展專項有望獲10億元財政支持 2012-06-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