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春暉股份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備受質疑的《關於投資參與雲南迪晟稀土綜合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議案》,但這擋不住公司復牌後的二度跌停。與會股東投出贊成票的同時恐怕並不知道,該稀土回收項目可研報告中畸高的氧化鏑回收率,是基於將鏑含量高估近三倍後得到的結果。
簡單取中間值“不合理”
在雲南迪晟的可研報告中,按規劃(1000噸稀土磁性材料廢料中)可提取出40噸的氧化鏑,而氧化鏑在該項目中佔銷售收入一半,對盈利構成最重要貢獻。此前本報已報道,40噸的畸高回收率被多位專業人士質疑,&&不可能。
就此,記者昨日採訪了出具該可研報告的浙江經緯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浙江經緯相關人士向記者確認,報告確由該機構負責撰寫。該人士解釋,報告中的氧化鏑主要從1000噸稀土磁性材料中提取。根據公司掌握的資料,目前國內釹鐵硼永磁材料的含鏑量從1%到8%不等,回收率一般在91%以上。“因此含鏑量我們取了中間值4%,回收率我們按照95%計算,最終得出了40噸的數據。”該人士&&。
但這一計算方法被業內人士&&“沒有可操作性”。中科三環是國內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稀土磁性材料生産企業,産品主要包括釹鐵硼和釤鈷永磁體,即雲南迪晟將要收購的兩種磁材廢料品種。該公司負責研發的一位副總裁昨日接受本報採訪時&&,釹鐵硼中的含鏑量從1%-8%不等沒錯,但是取中值4%來計算是“肯定不可行”的。
“我國年産釹鐵硼7-8萬噸,全部鏑的用量只有1000多噸。以此簡單計算就知道,含鏑量平均值只有1.4%。這也是中科三環大多數産品的含鏑量。4%實際上是非常高的比例,不可能在1000噸所回收的磁材中都有這麼多鏑。”該人士還進一步&&,釤鈷永磁體並不含鏑,因為加鏑會改變其産品特性。也就是説,1000噸磁材廢料中,理論上氧化鏑的回收量不會超過15噸。
而對雲南迪晟來説,如果達不到40噸的氧化鏑回收量,所有的利潤測算都將失去基礎。
“畫餅”項目仍獲高票通過
雖然雲南迪晟稀土回收項目業績前景如同迷霧,被質疑“畫餅”,但其昨日依然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昨日下午14:30分,春暉股份辦公樓會議室內,公司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按時召開。審議內容包括《關於投資參與雲南迪晟稀土綜合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議案》、《關於制定的議案》、《關於修改的議案》、《公司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12-2014年)》等。
據悉,本次股東大會採取現場投票和網絡投票方式,共有股東(代理人)491人參加投票,佔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34.79%。其中,出席現場會議並投票的股東及授權代表6人,佔公司總股本的25.09%;參加網絡投票的社會公眾股股東人數485人,佔公司總股本的9.70%。
而根據昨日參加現場表決的股東透露的情況來看,一改歷次參會人數不多的局面,會議室幾乎坐滿,“應該有幾十人”,可見雲南迪晟受關注度之高。據悉,會上有投資者向管理層“發難”,問題焦點也主要是針對媒體質疑的稀土回收項目前景。
儘管疑點重重,但最終,上述議案仍獲得股東大會通過。據投票結果,“同意”佔到會股東代表股份總數的98.82%;“反對”僅1.08%;“棄權”佔0.10%。
“實際上這也是預料之中的”,深圳某不願具名的資深證券業人士向記者分析,“某種程度上來講,此時的投資者,已經被公司‘綁架’了,‘不得不’相信公司所描述的美好未來。如果議案通不過,股價還要大跌,顯然這是投資者更不願意看到的。先通過,以後的事再説。這種心態可以説是當下的無奈選擇。”
今日,春暉股份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4億元,同比降38%,虧損5580萬元。對業績大幅下滑原因,公司解釋稱是由於受到産品跌價幅度大於原材料下跌幅度和勞動力成本、電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
春暉股份於8月21日停牌核查,27日刊登澄清公告後復牌。復牌後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成交額分別為2.68億元和2.66億元,昨日收盤價4.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