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以來,市場對歷次FOMC(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會議均抱有極大期望,希望從中尋找到QE(量化寬鬆政策)的蹤跡,結果均失望而歸。自8月底以來,市場揣度QE的熱情又再度上升,因為接下來新一次FOMC會議將在9月中旬召開。 事實上,目前只有三位聯儲成員明確表態期望推出新的QE,即芝加哥聯儲Evans和紐約聯儲Dudley、克利夫蘭聯儲Pianalto強調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購債。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與副主席耶倫的態度則模棱兩可。伯南克強調的是目前美國經濟相對脆弱的一面,並提及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經濟成長。伯南克的這種表態很可能僅是對經濟現狀的正常解讀,並不意味着一定要實行毀譽參半的QE。 我們預期美聯儲不會推出QE3,原因在於: 第一,目前農産品價格已經接近歷史新高,嚴重的北美乾旱使得農産品領域造成的通脹壓力較大,儘管7月份美國CPI同比僅增長1.4%,但鋻於農産品價格的高企,這種低通脹在四季度很有可能逆轉。此外,石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近期北美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使得美國出現通縮的幾率不大。 第二,美國房地産市場持續向好。自5月份以來,雖然美國的投資、PMI等領域數據表現疲弱,但美國房地産市場脫離谷底的跡象卻非常明顯,從房價指數到房屋銷售再到新屋開工等數據均表現良好。 第三,美國股市已經處於四年來的高位,上市公司現金保有量處於近五年來的高位,美國債券市場的利率極低,表明美國的金融環境並不差。 第四,美國7月份失業率有所走高,從8.2%升至8.3%,近幾月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也起伏不定,這增添了QE的砝碼。但美國的失業問題更多的是結構性失業,其中屬於貨幣政策能醫治的周期性失業的量到底有多少,很難下結論,並非簡單的再通脹就可以解決。 第五,2012年是美國大選年。11月份即將展開美國總統大選,力圖保持獨立性的美聯儲若在這個時候作出重大的貨幣政策將體現出對現任總統一邊倒的政策支持,這與美聯儲的獨立立場衝突。 第六,懸而未決的“財政懸崖”問題才是壓制美國經濟的關鍵因素。“財政懸崖”指美國明年年初將迎來的大規模財政緊縮,一方面是布什政府時期延續下來的減稅政策將到期,另一方面是自動削減開支機制的生效,導致美國政府將不得不實施大面積嚴厲的財政緊縮。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半年報告中對“財政懸崖”提出警告,指出如果不採取措施避開,美國經濟的溫和復蘇將可能被逆轉,明年經濟將重回衰退。比較糟糕的情況下,2013年美國經濟將萎縮0.5%,失業率可能升至9%。“財政懸崖”問題能否得以規避,其決定權在美國國會而不在美聯儲,美聯儲推出了新的QE,對該問題也不起任何作用。 第七,歐債危機懸而未決和新興經濟體集體熄火決定美聯儲推出新的QE可能將新增流動性堰塞在國內。前兩輪QE推出的時候,外圍經濟體的政策支持以及經濟向好的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美聯儲疏導了新增的流動性,使得多餘的美元在海外市場實現了一輪完美套利。但目前的環境顯然不佳,歐洲的麻煩尚未見解決的跡象,金磚國家的經濟仍未探底,沒有外圍經濟體的配合,美聯儲推出新的QE將使得新增資金無處可去,很有可能擾亂美國的金融秩序,從而得不償失。 這些原因非常明顯,我們認為奢望美聯儲一味向市場塞錢的想法不切實際,中短期內都不會有QE。過去三年中兩輪QE後,美聯儲龐大的資産負債表真正需要的是瘦身,而不是繼續膨脹,因為從更長遠的事件來看,一旦貨幣乘數加速擴張,美元體系面臨的是通脹壓力,而非通縮壓力。美聯儲不主動瘦身其實已經意味着美聯儲採取了力所能及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