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全球行動 中國拓展糧食進口
2012-08-28   作者:記者 閆磊/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資料照片

    薩斯認為,人類至少要為目前的氣候變化承擔大部分責任。他説,目前氣候的確在發生巨大變化,氣候的變化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人們不應只把目光鎖定在我們的周圍,而是應當把全球看成一個整體。
  在談到如何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時,薩斯&&,既然乾旱天氣會變得愈發頻繁,那麼人們在進行農業生産時就應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通過研發新品種的農作物,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高溫天氣和缺水環境。這是完全能夠做到的。比如拿大米來説,中國就做的非常成功,擁有自己的大米基因庫,還一直在研發新的玉米品種。
  薩斯認為,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如果不及時開發清潔能源,從長遠來講損失將會更多。他説:“我們需要做也能夠做的就是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而這就意味着我們要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要做到這點並非易事,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基礎設施是依靠碳原料來供能的。但我們可以慢慢把重心轉移到對如對風能和太陽能這些清潔能源開發和使用,並不斷加快步伐。每年太陽所能釋放出來的能量是人類所需能量的兩萬倍,我們所需做的就是從中獲取一點點,這將足以對放緩氣候變化産生巨大幫助。我們現在使用能源時,必須更加注重效率,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對我們大家大有裨益。”
  受極端天氣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業,中國作為農業和人口大國,為應對糧食生産波動加劇的風險,目前許多農業企業正在加快“海外糧倉”的布局。
  烏克蘭最大農企烏克蘭農牧集團董事長奧列戈巴赫馬久科日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僅今年,就有中糧集團、新希望集團等數十家大型中國農企考察了該集團,大部分中國企業希望盡快與其達成玉米、糖貿易合作,以滿足各自在中國市場的需求。烏克蘭是全球公認的“歐洲糧倉”,隨着該國加入歐盟步伐的臨近,其主打的“優質農業”牌加強與各方貿易合作。
  中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農墾總局,三年內將俄羅斯、巴西、菲律賓等國家建設“域外墾區”逾4000萬畝。重慶未來五年將在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建成五個境外大豆、油菜等農産品生産加工基地。
  央企中糧集團也積極尋找海外投資機會,通過並購等方式“走出去”,未來將在境外拓展大豆、木薯、酒和糖等業務。
  中國農業企業的這些動作,無不顯示中國穩定海外糧食供應、減少對外依賴的決心。儘管中國糧食産量在逐年增加,但龐大的國內需求讓農産品貿易逆差依然攀升,去年逆差額達341.2億美元,同比擴大47.4%。與此同時,外資在中國農業領域步步深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大旱加劇全球糧食危機風險 2012-08-17
聶振邦:中國糧食儲備可保證糧食市場穩定 2012-08-17
美國領銜全球大旱 國際糧價上漲 新一輪糧食危機逼近 2012-08-15
法美將開糧食安全問題高級會議 2012-08-14
4年前全球糧食危機可能重演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