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財稅、産業、礦權管理政策正在醞釀中
《經濟參考報》記者27日從權威渠道獲悉,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具體方案已經敲定,將於9月正式啟動。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進一步“放開”准入條件,不再局限於內資企業,中方控股的合資企業也可參與競標。
權威人士&&,目前財政部、能源局、國土部等多個部門也正在醞釀後續政策,其中財政補貼政策和礦權管理政策可能最早&&。
據了解,當前一場頁巖氣革命正以美國為中心波及全球,而中國也漸漸捲入其中。繼2011年6月頁巖氣探礦權首次公開招標之後,今年5月17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公告稱,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出讓工作即將啟動,就企業的投標意向進行調查。
就投標人資質,國土資源部提出三條要求:境內註冊的內資企業,註冊資金應在人民幣三億元以上;投標人應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産勘查資質,或已與具有勘查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係;投標人應為獨立法人,不得以聯合體投標。
相較於首輪招標實行邀標方式,第二輪招標取消了國有和民營的身份限定,准入資格大大放開,而這使得各路資本對頁巖氣開發的熱情空前高漲。
“有70多家企業進行了意向投標,經過篩選有60多家符合要求。與此同時,殼牌等外資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而且吸收有資格的外資,可以為吸引外國技術提供渠道,所以有建議提出再放開一些。”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諮詢委副主任張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説。
綜合考慮之下,國土資源部對第二輪頁巖氣招標的資質要求,“又放開了一步,不只是內資企業,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也可以參與競標。目前招標方案已經敲定,前期的工作也都準備好了,就等着9月份招標。”國土資源部的一位權威人士透露説。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傑認為,競標條件的開放必然增加競標的激烈程度,改變以往單純向國有企業招標採購的模式。國企、民企、中外合資企業均有機會大放異彩,能否中標還需“實力説話”。
據上述權威人士介紹,與首輪招標一樣,第二輪招標還將採取合同管理的方式。企業獲取礦權之後,還需與國土部簽訂合同,承諾在獲取礦權後6個月內開工。三年內如果進展不順利,將按比例收回礦權,或轉讓。
在第二輪供競標的區塊方面,一位接近招標工作的知情人士認為當前具備招標條件的只有17個。據悉,當前66%的頁巖氣區塊在中石油、中石化等油氣礦業權範圍內,“在沒有協調好的情況下,這些區塊不方便拿出來招標”。
中聯煤副總經濟師、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良告訴記者,除了上述原因,還與地方政府的阻力有關。目前中國開展頁巖氣資源評價的區域面積比較大,26個省市區有頁巖氣區塊有條件拿出來招標,但諸如山西、重慶等省市區的頁巖氣區塊都是由當地政府自己組織開發,有的省市區明確&&不同意拿出區塊來進行招標。
“有幾個區塊交通不方便,有的開採器件單件就在30噸以上,沒有公路根本沒法運上去,而且在山頭上,井場條件也不行,勘探開發的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上述知情人士坦言有些供競標的區塊性價比並不高。
在探礦權招標的同時,目前財政部、能源局、國土部等多個部門也正在研究制定後續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財稅政策、産業政策和礦權管理政策等。
據上述國土資源部權威人士透露,《頁巖氣資源管理辦法》正在制定中,“2011年就已開始研究,這一辦法主要考慮對招標以後的區塊怎麼管,是一個系統性、長期的監管政策,需要慎重反復研究。”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能源政策處副處長李成曾&&,財政部也在計劃&&一些關於頁巖氣的財稅支持政策,包括比照煤層氣補貼政策研究制定頁巖氣補貼政策、研發取得頁巖氣探礦權、採礦權申請人可以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減免頁巖氣探礦權和採礦權使用費。
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在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會議上也介紹説,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風險勘探、礦權管理、科技研發、裝備自主化等相關支持政策。
“要想完成頁巖氣‘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單靠這次招標遠遠不夠,頁巖氣大力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中,財政補貼政策和礦權政策走的快一些,但其它政策還要一定時間,比如對外合作問題,可能還要晚一些。”參與政策制定的李良介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