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利潤總額降幅較6月份擴大,表明訂單需求疲軟、某些工業産品因産能過剩而出現供應過度,或將導致失業率上升。
經濟學家們&&,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迄今還沒有見底的明顯跡象。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1-7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人民幣2.679萬億元,同比下降2.7%;降幅較今年1-6月份的降幅2.2%有所擴大;7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人民幣3668億元,同比下降5.4%。6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7%,較5月份降幅5.3%有所收窄。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偉指出,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利潤降幅較大。
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31日的7個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下降60.8%,今年1-6月份的降幅為56.5%。
最近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中國7月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6月的2.1%有所擴大。姚偉&&,該數據反映出一些工業産品産能過剩。
她説,隨着工業企業利潤的下降,今年第三季度的失業問題將比較突出。她指出,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經濟區,求職勞動力人數將超過企業招聘勞動力的數量。
顯示中國製造業疲軟的最新跡象是上周四公布的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8月份該指數從7月的49.3降至47.8,連續第10個月低於50的榮枯分水嶺,表明製造業活動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