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産業與遺存資源應互為支撐
2012-08-27   作者:記者 萬一 劉元旭/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伴隨着文化創意産業的迅速發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動下,尚8走上專業化、集群化、規模化的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發展之路,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尚8品牌創始人、尚巴(北京)文化集團董事薛運達也提到,正是北京做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戰略決策,為尚8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正是北京市和朝陽區政府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扶持,為尚8從小到大、迅速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重要推力。但是,在新的發展階段,尚8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和困難,亟須政府對症下藥加大支持力度。
  第一,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尋找相對穩定的場地難問題亟待破解。
  薛運達説,歷史遺留的老廠房、老建築由於地理位置好、改造成本低對發展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引入文化創意産業,既保持了城市的脈絡和肌理,又可以使相對沉寂的區域煥發活力,為區域增加文化藝術“名片”。但尚8在連鎖發展中,尋找相對穩定的場地也成為大難題,由於短期看房地産開發的收益遠大於文化創意産業的收益,因此曾經碰到花費大量投入和心血進行改造並已經形成很好規模和氛圍的産業園區被拆掉,給尚8和入駐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增加了發展的不穩定感,不利於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建議重視文化創意産業與老舊廠房等遺存資源之間互為支撐、互相促進的關係,加強對能夠承載城市記憶的建築遺存資源的規劃和保護力度,明確其中哪些短期內不會拆除,給文化創意産業園區以明確預期,為文化創意産業的集聚提供一個穩定的、有利於吸引集聚的物理空間,避免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在城市發展空間中“被邊緣化”。
  第二,營造有利於文化創意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環境。
  尚巴(北京)文化集團董事潘宣亮説,文化創意産業是智慧産業,核心競爭力和最寶貴的財富是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對加快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意義重大。但根據北京市有關規定,企業必須達到200人以上規模才給進京戶口指標,但尚8團隊即使達到這一規模也分散到多個公司中,另外文化創意企業通常人員規模較小,通常四五十人已經算較大規模了,很少有200人的規模,因此難以獲得進京戶口指標,不利於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這一問題應引起政府重視並給予支持,研究制定符合文化創意産業實際、有利於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人才落戶政策。
  第三,政府推動力和政策支持力度還較小。
  潘宣亮&&,當前利於民營文化創意企業和産業園區發展的政策還不是很多,力度還不是很大。對於已經發展到現在規模的尚8來説,當前的政策支持力度正如讓一個三歲小孩去推一個100公斤的成年人,産生的推力十分有限。另外,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需要多部門形成合力去推動,單靠宣傳部門一家有時難以協調,有一些政策由於部門聯動做得不夠尚未發揮效應。政府應將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作為支持重點,形成部門合力,在政策、稅收、資金、擔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打造一些集群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文化創意産業園區“聯合艦隊”,真正發揮其巨大的帶動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北京文創産業去年增加值1692億 2011-05-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