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稀土樣品,2011年我國稀土走私高出正常出口總量的1.2倍。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6日電(記者任會斌、王亞光、劉開雄)“2011年國外海關的稀土進口統計數量,比我國海關的出口統計數量高出1.2倍,也就是説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談到稀土走私問題,中國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憂心忡忡。
部分稀土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稀土走私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國家應盡快完善政策,加大對稀土走私的打擊力度。
走私規模觸目驚心
近年來,由於國際市場稀土價格趨高,稀土走私活動猖獗。去年我國海關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項目,全年查獲稀土走私案件10余起。
在2012年8月上旬召開的中國包頭稀土産業(國際)論壇上,內蒙古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安文、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趙亞等人分析説,近些年,全球稀土消耗量在穩步增長,我國的出口配額在減少,比如2009年為50145.1噸,2010年降為30258噸,2011年則為2.4萬噸。特別是去年,竟然剩餘了40%的配額。
奇怪的是,儘管如此,國外卻沒有出現稀土緊缺的狀況,而且稀土産品價格去年以來還跌了70%左右。“這説明國外有合法渠道之外的貨源,而且規模不小。”張安文分析説。
部分稀土企業的負責人説,目前全球的稀土産品消耗量估計在12萬噸到14萬噸,借助近年來我國的稀土産品出口量和國外的稀土礦産量、稀土消耗量估算,每年變相出口和走私的稀土預計在2萬噸到3萬噸。
事實也證明了部分稀土生産企業負責人的推測。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相關負責人介紹,2006年至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我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走私問題不解決,這樣下去稀土産業就毀了。”包頭瑞鑫稀土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行方説。
走私花樣繁多
圍繞稀土走私問題,記者採訪了多位稀土企業、稀土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和海關工作人員。他們介紹説,目前稀土走私的花樣繁多,監管難度很大。概括起來,主要的稀土走私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産品名目上做文章。比如把稀土含量高的産品申報為含量低的産品,把含有鑭、鈰、鐠、釹、鎳的儲氫合金粉謊報成電池負極合金粉或合金鎳粉,或以出口鐵合金、郵寄樣品等名目逃避監管。
第二,在政策漏洞上做文章。有些外資企業,在國內深加工的稀土産品往往含有超量的稀土元素,將稀土深加工産品出口後在國外再提取稀土元素,以此來逃避稀土出口的管制。也有外資企業在當地大量買入稀土原料和金屬,簡單加工後便運到國外。
第三,以物理性狀相似産品的名目出口。稀土産品存在名目多、顏色各異、識別和查驗難度較大等問題,再加上海關不可能做到每批必檢,有些産品還免檢,因而造成了很大的漏洞。
第四,在品名歸類上做文章。目前我國能生産400多種、上千個規格的稀土産品,出口稅號卻只有50種左右,這加大了出口管理難度,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第五,現有規定未將甩帶片納入其中。甩帶片經過進一步加工後可以生産出永磁材料、儲氫合金等産品。一家稀土企業的負責人説:“近兩年,許多企業介入生産甩帶片,一大原因就是出口甩帶片可以避開出口限制。”
走私已向原礦蔓延 打私力度仍須加大
值得警惕的是,近期稀土非法出口還出現了從之前的金屬和氧化物成品向原礦蔓延的跡象。
馬榮璋説:“今年上半年出口原礦的現象已經很嚴重,雖然很難統計數量,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保守估計,應該有好幾千噸。”
馬榮璋説,這些非法出口的原礦産品中大部分是南方中重稀土礦産品,儲量少,戰略價值大。而且走私助長了私挖濫採行為,這將大大削弱我國稀土管理政策的效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海關總署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在“國門之盾”行動中專門開展打擊稀土走私專項行動,繼續打擊稀土走私力度。但是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在稀土出口管理上的一些不足,客觀上也為稀土資源非法流失提供了條件。
比如,目前我國已能生産1000多個規格的稀土産品,新産品也不斷涌現。目前出口時僅將稀土産品簡單分為氧化物、鹽類和金屬三種,管理不便。此外,目前稀土出口稅號太少,無法滿足管理需要。
部分企業負責人説,稀土配額制度本意是保護稀土資源,然而我國在限制稀土初級産品出口的同時,卻鼓勵外資興建稀土功能材料項目,等於是消耗了我國的資源和能源,把污染留在了國內,卻沒有起到防止稀土資源流失、提高産業技術水平的作用。
部分業內人士建議有關部門在強化稀土生産和出口管理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稀土開發源頭的管理。“源頭管理,就好比是水龍頭,如果水龍頭能擰緊,水怎麼能流出去。”梁行方説。
【名詞解釋:稀土】
稀土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係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钷(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镥(Lu),以及與鑭係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Rare
Earth)。簡稱稀土(RE或R)。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産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説,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全球範圍內,美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佔全球稀土儲藏量的40%,俄羅斯第二佔30%,中國第三佔18%,印度第四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