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樓市趨於回暖、房價創下新高,有關部門坐不住了。日前,上海市房管局公開&&,為確保全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穩中有升、價格穩中有降,上海將加大政策突破力度,積極引導開發商以價換量,加大推盤力度。同時,銀監局相關負責人&&,轄區內銀行壓縮了其他商業性住房開發貸款,住房開發貸款的全部增量均用於支持本市保障房建設。
漢宇地産數據顯示,今年7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僅為85.89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達到16%,但成交均價卻高達24607元/平方米,創歷史新高。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本市商品房竣工面積1125.99萬平方米,增長8.7%,其中商品住宅面積804萬平方米,增長17%。與房地産項目竣工面積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售面積的下滑。今年1月至7月,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953.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844.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
顯然,上海兩部門選擇在目前的時間節點上,出面聯合督促開發商加大推盤力度,意在緩解銷售量下降和房價上漲的矛盾。
同策諮詢研究總監張宏偉坦言,降價潮出現的可能性不大。有關部門的表態主要是針對目前的市場形勢,打壓一下預期,由於目前尚無實質性的政策&&,因此房價上行壓力依然很大。而且從成交量提升到房價下跌有3至6個月左右的傳導期,但今年還剩下4個月的時間,因此今年的房價走勢因此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中原地産諮詢研究部總監宋會雍則指出,今年與去年的市場形式不同,由於上半年樓市成交量攀升,不少房企的資金情況較去年大有好轉,因此通過壓縮商業性住房開發貸款的方式來“逼量”會大大不如去年有效。
宋會雍還&&,上半年銷售業績表現較好的房企,往往都採取小幅降價跑量的銷售策略,但隨着市場的逐步轉暖,這類企業下半年的策略將調整為追求利潤。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政策&&或細則落實,那麼讓開發商“以價換量”銷售項目的難度會很大。
事實上,不僅是新房市場供應量下跌,市場回暖導致二手房的供應量同樣産生了下跌。
21世紀不動産上海區域分析師羅寅申&&,今年8月,上海二手房掛牌量較7月份下滑近10%。
宋會雍&&,在房價抬頭的市場形勢下,採取擴大供應量的措施無可厚非。但比起新房市場,“逼量降價”在二手房市場會更有效。具體手段就是擴大房産稅的徵收範圍,讓房産稅逐步向存量房市場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