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叫停國內最大氧化鋁項目:4年泥漿泄漏9次
2012-08-22   作者:喻春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國內最大氧化鋁項目4年前就已經全面投産,但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至今都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驗收。8月20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全面叫停了廣西華銀鋁業公司 (以下簡稱華銀鋁業)一期年産160萬噸氧化鋁的生産,並罰款10萬元。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了解,該項目自2008年6月投産後,截至目前,有官方記錄的排泥庫泥漿泄漏事件就達9次。2011年,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曾對該廠停産整改,並要求在排泥庫未通過環保驗收前,禁止恢復生産。
    環保專家認為,對於這種反復出現的問題,説明因為企業違法成本很低,沒有徹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存在地方保護的因素。

  配套環保設施未經驗收

  環保部稱,經調查核實,華銀鋁業年産160萬噸氧化鋁一期工程於2005年1月經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評批復(環審〔2005〕64號),主體工程於2008年5月投入試生産,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至今未經環保部門驗收。
  按目前國家環保條例,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産或者使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將責令停止生産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華銀鋁業的氧化鋁項目集礦山開採、氧化鋁生産於一體,是迄今為止國內單一投資最大的氧化鋁項目,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最大的投資項目。遠期規劃為年産氧化鋁320萬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生産規模為年産氧化鋁160萬噸。
  華銀鋁業公司網站資料顯示,該公司原來叫廣西桂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於2003年2月20日在南寧掛牌成立,2004年4月18日遷至廣西百色德保,更名為“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在更名遷址的同時,華銀鋁業股東也發生了變化。新股東變更為廣西投資集團、中國五礦有色金屬股份公司、中國鋁業股份公司,股比分別為34%、33%、33%。
  2005年5月23日,華銀鋁業的氧化鋁一期工程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核準;2005年6月18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靜態投資為85億元;2007年12月,第一條40萬噸生産線建成投産;2008年6月18日,實現160萬噸産能全面投産即達産的建設目標。
  “按規定,工程主體要與環境保護設施同時施工、同時竣工、同時驗收,而上述項目4年多前就已經全面投産,但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至今都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驗收。”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説道。
  為此,環保部要求,華銀鋁業對年産160萬噸氧化鋁項目一期工程停止生産,在通過環保竣工驗收之前,不得擅自恢復。

  違法成本低導致多次事故?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自華銀鋁業一期年産160萬噸氧化鋁項目投産以來,有官方記錄的排泥庫泥漿泄漏事件就達9次。
  2009年4月7日,廣西相關部門曾下發了《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靖西縣農林選礦廠龍山排泥庫泥漿泄漏事件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
  《通報》中稱,華銀鋁業於2007年12月建成並開始試生産,項目位於百色市德保縣馬隘鄉,該企業礦山採選的排泥庫分別設在德保縣馬隘鄉和靖西縣新甲鄉農林屯。據調查,華銀鋁業靖西縣農林選礦廠龍山排泥庫自試生産以來,已發生8次不同程度的泥漿泄漏事件。其中,2008年3月發生的一起泄漏事件,已造成大量泥漿進入跨國境河流龐凌河(境內河段).
  在2008年9月26日再次發生的泄漏事件中,為確保泥漿水不進入龐凌河,致使靖西縣新甲鄉新榮村古傑屯、坡珠屯約300畝即將成熟的稻田全部灌入泥漿,稻田內的泥漿厚度約有15厘米以上,造成部分農田顆粒無收。古傑屯、坡珠屯部分農灌小溪河床被抬高,坡珠屯部分農戶住處被灌進泥漿。
  2009年1月22日,華銀鋁業靖西縣農林選礦廠龍山排泥庫再次發生泄漏事件,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源頭(污染物泄漏處)懸浮物超標666至1041倍,距源頭0.5公里範圍內的小溪水體超國家推薦值27至44倍,其餘各監測斷面均低於評價推薦值,受污染範圍為源頭及距其0.5公里以內的溪流。
  對此,2011年,廣西相關部門、百色市應急處置工作組曾召開協調會,要求該公司必須立即停産整改,在排泥庫未通過環保驗收前,禁止恢復生産。停産期間,建立應急搶險預案,在排泥庫下游建設事故應急池。
  但這些要求並沒有最終解決問題。最近一次泥漿泄漏事故發生在今年5月26日,該公司龍山排泥庫又出現泥漿泄漏,污染不斷持續。至5月29日,事故已造成當地43戶農民受災、1000多畝農田被淹。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稱,華銀鋁業已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企業環境監管記錄中多次出現,其泥漿泄漏問題多次反復出現,説明企業的環境違法成本低,與投入大量的資金更新環保設施相比,交一些罰款更划算,從而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動力。另外,也存在地方保護的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北京噪音污染調查:約百萬人常年遭受交通噪音污染 2012-08-20
陜西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方案獲批 2012-08-20
首個重金屬污染防治國家級科技創新&&落戶湖南 2012-08-20
我國須從源頭防治水體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2012-08-20
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認證正式實施 2012-08-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