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核心業務臨壓 擬增歐洲業務擴利
2012-08-21   作者:記者 周武英/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消息人士19日透露,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運營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根據其全球戰略藍圖,在大舉開拓美國市場後,計劃設立一個歐洲衍生品交易所。
  據稱,CME此舉是打算與歐洲兩家最大的衍生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和歐洲期權與期貨交易所展開競爭。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計劃還表明,拓展歐洲業務已經成為其首要工作,因為各交易所都在試圖抓住衍生品交易與清算領域的業務。
  由於毛利收縮,CME的核心業務面臨壓力,不得不尋求更為有利可圖的業務領域,如海外市場和衍生品交易市場。CME擁有180億美元市場價值,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市場運營商之一,現在大部分利潤來自衍生品市場。
  在今年7月底,CME在對外發布的一份財報聲明中顯示,由於交易量低迷,該公司在第二財季的盈利減半。財報數據顯示,凈利潤為2.45億美元,折合每股74美分,低於去年同期的2.94億美元,每股88美分的水平。
  CME以往戰略格外激進。該企業是2007年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合併後創建的,在一年後集團購買了紐約商品交易所。總部位於芝加哥的CME目前運營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以及紐約商品交易所。
  在三年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開始推進海外業務。去年,該公司建立了歐洲清算所。2月份,它將持有的迪拜交易所的股份增加到50%。
  CME已經對設立下一個交易所的計劃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考慮,但是這一計劃受到一系列計劃的影響而延遲。去年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競購如果收購成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將擁有英國衍生品交易牌照,但是由於雙方沒有就13.9億英鎊的收購費用達成一致,最終該交易所在6月份被香港交易結算所收購。
  據報道,CME將在8月20日向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提交一份在倫敦設立交易所的申請。新交易所將由專屬管理團隊負責運營。
  根據20國集團的監管法規,規模龐大的場外衍生品交易將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交易所進行並通過清算所處理。清算所作為交易中的第三方,起着保證在任意一方發生違約的情況下交易仍能完成的作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目前主導着美國的衍生品交易,其營業收入的80%來自北美。但是,該集團越來越多地受到監管當局的限制,並在過去18個月裏顯著擴大了其駐倫敦的員工隊伍。由於該集團成立了一家清算所,集團的員工人數在過去三年裏增長了一倍。
  知情人士&&,該交易所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進入歐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啟動 2011-10-23
東北亞現貨商品交易所開業 2012-05-30
渤海商品交易所棉花品種上市交易 2011-10-21
中國木材企業首次與白俄羅斯商品交易所簽約 2011-10-20
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電解鎳品種嘗試爭奪國際定價權 2011-08-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