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從華銳風電集團獲悉,其位於上海東海大橋兩側海上風電場內的34&3MW海上風電機組和1&5MW海上風電機組樣機在14級颱風“海葵”到達時,全部處於安全切出狀態,風電設備沒有造成任何損害。目前,安全度過此次強颱風考驗的華銳風電機組已順利恢復並網發電。 據了解,與歐洲相比,颱風曾被認為是影響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最大威脅。8月8日凌晨,上海東海海面迎來颱風“海葵”的最大風力堪稱50年一遇,局部瞬時風速超過40m/s。對此,華銳風電東海大橋項目部調高了應對級別,提前做好了安全預案。監測數據顯示,7月29日至8月8日期間,東海大橋項目一期全部34&3MW海上風電機組平均可利用率達99%,二期的5MW樣機利用率達99.5%,全部機組正常運行。 眾所周知,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屬於風能最佳區,但中國海上風力資源的一大特性,就是長年颱風肆虐,颱風對於中國海上風場的威脅是全世界罕有的。目前我國風場規劃雖然大多在長江以北受颱風影響較小的區域,但防&、抗&仍然是海上風電開發必須攻克的難題。 “抗颱風是華銳海上風電機組的重要設計之一。”華銳風電東海大橋項目負責人邱喬斌説,在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建設前,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的調研就對波浪、潮汛、船隻經過引起的水流壓力對風電機組的影響都做了充分考證。“我們對此有過詳細調研,氣象局的研究也顯示,颱風並不是個致命因素。”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的一位專家介紹説,“如果颱風來臨,對陸上風電機和海上風電機的影響差別並不大。” 華銳風電副總裁於建軍也透露,儘管早期布局沿海風電設備有很多被颱風損害的先例,但華銳風電目前採用的3MW海上風電機組,設計生存風速在60~70m/s之間,應對40m/s的颱風已游刃有餘。此次“海葵”來襲對華銳風電3MW、5MW海上風電機組可靠性做出了最有力的詮釋。 據悉,作為國內首家生産3MW風電機組的企業,華銳風電34&機組於2010年8月31日一次性順利完成海上風電場項目240小時預驗收考核,成功並網運行至今。截止2012年8月初,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一期工程發電量已累積超過4.95億kWh。如今,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已經成為中國海上風電領域的標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