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證書挂靠”生意火 挂靠者多為高校教師
2012-08-19   作者:王賢 周瑩珣 黎昌政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建築師、建造師數量是衡量建築企業資質的重要指標。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不夠的建築企業打起了“證書挂靠”的主意,將社會具有資質證書的人員“挂靠”在企業名下。當前,建築行業“證書挂靠”普遍,中介公司資質轉租“生意”紅火,已成公開“秘密”。

  “挂靠”生意火

  武漢某高校建築專業教授周先生多年前取得了一級建築師資質,由於高校教學並未對證書提出嚴格要求,他就將證書挂靠到一家建築企業,不用上班,每年都有不菲收入。
  調查發現,證書挂靠者以高校教師居多,挂靠企業則多是民營建築企業。現在一級建築師證挂靠“行價”每年12萬元左右;一級建造師2萬至4萬元,二級建造師1.2萬元左右。
   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建設項目基本都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度,要求招投標企業具有相應資質,有相應工程技術人員。一些民營企業為節約人力資源成本,不聘用這麼多工程技術人員,而是採取“證書挂靠”。
  武漢一家建築公司負責人稱,建築行業證書挂靠是普遍現象。公司聘用一級建造師一年工資動輒幾十萬元,還很難招到人。培養自己公司的人考資質,時間成本不説,考過後還可能跳槽。
  “證書挂靠”已滋生出産業鏈:證書持有者通過“挂靠”獲利,企業“租來”證書實現資質達標,中介機構則通過資質轉租收取服務費。
  建築師、暖通工程師、建造師、結構工程師……這些建築行業證書非常搶手,在百度搜索“證書挂靠”有376萬餘條,其中大多是與建築相關的公開證書挂靠信息。“證書挂靠網”“中國挂靠信息網”等網站頗有人氣。

  人才稀缺致“挂靠”

  多位業內人士反映,有資質的建築人才稀缺,不少中小建築公司常為資質問題犯愁,於是不惜重金租證。
  建築專業技術人員應取得相應執業資格證書,而取得證書須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湖北省建築工程管理局市場管理處負責人説,這使許多經驗豐富、操作能力強的技術人員無法拿到相應資質,而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能順利取得資格。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建築業從業人員為4160.44萬人,而取得執業資格證書人員不足1%。
  “註冊建築師數量不多,且分佈不均衡。”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勘察設計與科技處處長王雲泉説,“湖北目前有一級註冊建築師618人,二級註冊建築師898人,但全省有200多家建築設計企業,且持證人集中在大公司,還有一些是大學老師和公務員。”
  “證書挂靠是違法的。允許他人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執業和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資格證書、註冊證書和執業印章等行為均是被禁止的行為。”湖北鼎力眾邦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彥説。
  據了解,2009年震驚全國的“上海倒樓案”中,陸某將建造師證挂靠在施工方眾欣公司,這家公司實際並沒有一個人擁有項目經理資質證書,不符合競標要求,卻憑藉陸某證書獲得競標資格並中標。事發後陸某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
   除了法律風險,證書挂靠者與中介公司、挂靠公司發生矛盾的例子比比皆是。武昌的呂先生將一級建築師證挂靠到一家企業,到期後證書被扣拿不出來。“因為是違法合同,雙方權益都得不到保障。”張彥説。

  制度變革是方向?

  湖北省建築工程管理局市場管理處負責人説,對企業或個人資質的認定是建築行業管理的第一道防線,證書挂靠挑戰市場管理的基礎,必然影響到企業建築行為和建築工程質量,已成建築安全的一大隱憂。
  張彥認為“證書挂靠”是政府監管不力造成的。但王雲泉認為這並不是癥結所在。他説,國家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規定只能在一個單位註冊,全國聯網,將勞動合同、社保和證書捆綁在一起,但挂靠者和企業仍私下簽協議,“人證分離”很難被發現和認定。
  要建立全方位、多維度的建築行業考核評價體系。王雲泉認為,要在統一考試、嚴格准入的基礎上,對部分從業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建立補充考評機制,彌補考試不足。
  同時,要加強對建築工程質量監管。王雲泉説,當前證書挂靠現象比較嚴重,在加強對註冊資格變更管理,規範變更行為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保證工程質量,是避免負面影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不過,專家仍期盼制度性變革。王雲泉説:“我國將建築行業單位資質和個人資質捆綁,要求持證者須在有資質的單位註冊才能執業。這不同於西方強調個人資質,由個人建立建築師或建造師事務所,事務所和客戶之間用市場手段來約束。對個人資質進行約束,是未來建築行業市場化改革的必然方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倫敦碗”入圍英國建築業最高獎 2012-08-17
製造業建築業疲軟拉低GDP 2012-07-26
歐盟公布3月份建築業産值 2012-05-21
滬明確增值稅擴大試點範圍:建築業餐飲娛樂業暫不納入 2011-12-16
西安:建築業農民工可辦理城鎮養老保險 2011-09-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