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4G牌照暫無發放時間表。該人士介紹,儘管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對4G技術和未來的商用前景高度重視,但目前尚未確定4G牌照的具體發放日期,也沒有制定相應的4G牌照發放時間表。 該人士還補充,在工信部制定的《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推動4G網絡的發展,並明確適時推進TD-LTE(我國主導的4G標準網絡)網絡的試商用,但並未提出4G網絡的正式商用,也未明確提出何時發放4G牌照。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工信部部長苗圩已&&,4G牌照發放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苗圩介紹,從4G網絡國際商用的情況來看,目前只有少數國家通過拍賣無限電頻率達到發放4G牌照的起步階段。目前,國內還得通過一系列大規模實驗和試商用,才能夠最終發放4G牌照,而這一過程大約需要兩三年。 上述權威人士介紹,另一個制約4G牌照發放時間的因素是無線電頻譜資源。目前,工信部等相關部委並未給4G網絡分配無線電頻譜。有關方面正在考慮將之前“小靈通”使用的無線電頻譜分配給4G網絡,但這涉及三大運營商各自的利益,因此短期內也很難有明確結果。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如果4G牌照不能在未來兩年內發放,將嚴重影響到中國移動的4G布局,而相應的新一輪電信投資也將放緩,電信設備製造商、芯片製造商以及終端製造商,未來業績增長也將受到影響。 目前,工信部和中科院等權威部門和機構預測,4G網絡前期建設拉動的投資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網絡正式商用後,還將帶動終端製造和軟體等上下游行業,産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目前,國內3G網絡建設已基本完成,相關的電信投資也接近尾聲,使得國內電信設備製造商也結束了持續多年的業績高增長。近期,華為宣布上半年營業利潤為87.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2.0%;而中興通訊的業績快報則預報,上半年凈利潤將同比下降60%到80%。 “隨着上一輪3G網絡建設投資的結束,電信運營商的資本支出也大幅下降,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增長。”一位華為高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4G牌照暫無發放時間表,對電信設備製造商、芯片製造商、運營商等上下游企業而言,絕對不是個好消息”,這將使新一輪電信投資放緩,使行業上下游企業業績增長受到嚴重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