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醫改核心是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2012-08-17   作者:記者 曾亮亮 宋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現在當公立醫院院長,比上世紀90年代強多了,這主要得益於近十年來醫保制度的發展。而今財政投入4500億元給醫保,公立醫院完全能夠多勞多得,依靠向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賺到這些錢。”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16日舉行的中國醫院論壇上指出,國家投入拉動了醫療需求,佔據全國醫療市場90%份額的公立醫院迎來了長足發展的好時光。

  “提供優質服務,把錢留住”

  “多好的機遇,就看你是否能抓住。”馬曉偉在中國醫院論壇上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不斷地重復着這些數字——
  新增8600億元的國家醫療投入,4500億進入醫保;
  公立醫院近90%的市場佔有率;
  “十二五”期間,全國公立醫院數量要達到80%,國家級治療中心7-8個,省級醫學中心100個,市級醫療中心1000個,縣級醫療中心2000個,基層醫療中心5萬個。
  這些激動人心的數字都意味着公立醫院迎來了發展的好時光。
  可是醫改三年來,還有不少醫院仍忙着蓋樓、增加病床數量,其他方面發展卻沒有了聲音,每次開會仍然嚷嚷着缺錢。
  “改革開放後,公立醫院難幹是因為沒有錢,怎麼刺激都釋放不了多少醫療需求。現在不一樣了,政府擴大了醫療投入,給醫院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以後,公立醫院再叫缺錢,就是自己沒幹好、醫療服務差,老百姓用腳投票不選擇你。換句話説,醫院在競爭中沒有把錢留住。”馬曉偉説,醫院多勞多得、提供優質服務才能賺錢。
  安徽省霍邱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陳俊告訴記者,政府投入的錢只夠醫院五分之一的運營費用,剩餘的全靠醫院自籌。“北京、上海要超前些。省里正在下文,我們希望趕緊啟動支付方式改革,增加醫生工資的費用,提高醫療服務費用將這些差額掙出來。”他説,以往資金周轉困難靠拖欠醫藥公司費用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目前這种醫療狀況了。

  醫改核心是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不少醫院院長對公立醫院改革思路還很模糊,不知道醫改宏觀政策究竟意味着什麼?國家對醫保的投入,究竟怎樣才能進入醫院的腰包裏?
  馬曉偉一一進行了解釋。
  “醫院只有依靠向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留住醫保患者,才能提高醫院的效益。”他指出,這次醫改最核心的內容是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支付方式改革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限額包乾、費用有封頂、節約成本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承認醫保資金的現狀,因此規定了一個上限封頂。如果醫院節約了成本,節約後的資金就屬於自己的,可以做很多用途。但是一旦超出就得醫院承擔。”他認為,支付方式的改革能指導醫院規範醫療行為,而且也能促使醫院主動去找醫保部門對每年的醫保總額進行談判。
  馬曉偉介紹説,在購買醫療服務的國家,人員經費一般佔醫療費用的60%左右,而我國只有20%。“因此,醫院節約後的費用,一部分可用於支付醫生工資,一部分用於建設醫院。提高醫生收入後,醫生有了勞動積極性,就能更多地提供醫療服務,增加醫療資源的供給。”他説,這樣醫院進入了良性循環。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醫保還將提高支付標準,從基本醫療保險中拿出資金進行大病醫療保險改革,進一步減少個人支付比例。

  “公立醫院能否浴火重生?”

  “又要喝湯、又想吃肉的想法得改變了。”馬曉偉形象地説,現在的三甲醫院什麼都管、什麼都想做,導致我國醫院沒有效率、醫院平均住院日高居全球水平。
  “三甲醫院管了手術,其餘的事情完全可以扔給康復醫院、臨終關懷醫院來做。”他指出,這樣一方面提高了三甲醫院的病房周轉率,可以為更多的病人服務;另外一方面也帶動了其他二級、一級醫院的發展。
  據悉,法國平均住院日為3天,美國不超過4天,而我國平均是10—12天,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算住院日最短的醫院,已經降低至了6-8天。
  馬曉偉指出,公立醫院想在改革中實現“浴火重生”得要跨越四道坎。
  一是提高醫院效率、分流病人。大三甲醫院趕緊尋找一級、二級醫院合作,縮短住院日、將病人轉至下級醫院,分級醫療、分級定價。他指出,可必須維持一致醫療服務標準、降低病人醫療費用。
  二是科學化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收入。他説,目前醫院醫生收入中,學科帶頭人待遇不錯,而大多數醫生、護士收入不高,這大大影響了他們工作積極性。醫院應該採取“企業化”的科學管理模式,定人定崗、打破大鍋飯的的收入分配模式。
  三是要有切斷“以藥養醫”的勇氣。
  “破除以藥養醫的局面,是早晚的事情。”馬曉偉説,不少醫院都害怕拿掉15%藥品加成率,其實不少醫院實踐證明了“拿掉對醫院的影響並不大,醫院收入沒有降低,還有所增加,尤其是大醫院能經歷起風雨”。
  他解釋説,藥品加成率取消後,財政也進行了補償。但由於財政補償是一時的,等完成支付方式改革後,醫院提高服務質量獲得了更多收入,就能將這部分費用補上。
  四是大力發展新技術、提供日間服務。馬曉偉説,支付方式改革意味着過去依靠大處方、過度開藥、高價藥和耗材賺錢的時代結束了,醫院必須回歸到依靠先進醫療技術、迅速解決病人疾病、留住病人,才能拿到醫保資金。
  陳俊説,作為縣級醫院已經意味到醫療技術的重要性,醫院已在布局重點科室建設,將病人留在縣級醫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國最高法院支持奧巴馬醫改法案 2012-06-29
中國醫改基本實現階段性目標 2012-06-26
社會辦醫較醫改要求差距尚大 2012-06-26
專家解讀我國醫改三年進展 2012-06-26
醫改三年總結報告出爐 各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2012-06-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