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申國酒商標成眾矢之的
背後存巨大利益驅動
2012-08-16   作者:姜虹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貴州茅&近日申請“國酒茅&”商標初審通過後,遭到了山西汾酒、五糧液、河南杜康等多家白酒企業的強烈反對,並群起而攻之。進而,茅&酒一直無“國酒”正式身份,但一直用為得到註冊認可的身份宣傳自己的情況也浮出了水面。
  茅&一直以來被許多人視為“國酒”。茅&也一直用“國酒”的概念宣傳自己,在茅&酒的防偽標籤、外包裝、瓶蓋上都印有“國酒茅&”的字樣。但不為人知的是,“國酒茅&”的商標並沒有得到國家商標局的核定註冊,也不受《商標法》的保護。

  “國”字之爭
  然而,茅&&面申請“國字頭”商標的過程並不順暢,據了解,茅&公司10餘年間共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9次,直到今年才通過初步審定程序。記者在“中國商標網”查詢“國酒茅&”發現,商標申請方均為“中國貴州茅&酒廠有限責任公司”。
  實際上,白酒行業對“國”字號皆有偏好。國窖1573就不用説了,西鳳今年提出了“國典鳳香”的商標註冊申請,仍在受理查詢期;今年6月,五糧液推出了高端白酒品牌國五液。目前打着“國”字號的白酒品牌不下二三十個。
  早在2010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就&&了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其中明確指出,對“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作為商標申請,或者商標中含有“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的,“構成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缺乏顯著特徵”和“具有不良影響”的,可不予以審批。

  眾矢之的?
  率先提出異議的山西汾酒集團認為,茅&酒並不能獨享國酒殊榮,因為“會影響到整個白酒行業”。並且,山西汾酒董事長李秋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符合國酒標準的不止茅&一家,連老百姓都買不起的酒又怎麼稱得上國酒?”而在同一天提出異議的還有河南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茅&不能作為國酒的十大理由,從歷史文化底蘊、茅&酒高昂的價格、市場份額、行業公平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方面,提出反對意見。此後,五糧液、西鳳等酒企也紛紛加入到反對茅&申請國酒商標的行列裏。
  不少網民認為,“國”字商標獲批是利用國家機構為企業做宣傳,有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多網民期待,相關部門應該對“國”字頭商標慎重審查,規範管理,維護市場環境的公平公正。
  對於這一次“國酒茅&”商標事件,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在其微博上指出,茅&至少違反了4項法律法規《廣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等4項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其中,《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明確規定,對“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作為商標申請,或者商標中含有“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的,以其“構成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缺乏顯著特徵”和“具有不良影響”為由,予以駁回。

  “國”是誰的“國”
  茅&如此執拗的堅持,其背後有着巨大的利益驅動。“目前白酒市場最主要的蛋糕,都集中在高端白酒領域,這一市場因為價格高、利潤大、銷量多,近年來成為眾多酒企追逐的對象。一旦茅&‘國酒’商標黃袍加身,就可以通過排他性的註冊,把公眾的認可變成法律上的認定,這對其他想做‘國字號’的白酒企業而言,無疑是設置了障礙。”CBCT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説。
  除了瀘州老窖曾經成功申請註冊到的“國窖”和“國窖1573”商標之外,五糧液也發力“國字號”,在2005年取得“國五液”商標後,於今年6月9日正式推出了其首款“國字號”酒“國五液”。水井坊此前也申請“國水井”“國水坊”商標,不過,由於相關爭議,這兩個商標目前處於無效狀態。瀘州國粹酒業也於1994年申請註冊“國粹”商標,並拿到了該商標,目前還進行了續展。與此同時,汾酒集團於2011年申請“國汾”商標,目前正在申請中。
  有人&&,“國酒”含義寬泛,可以理解為與“洋酒”相對的稱呼,因此不應該被某一酒廠獨佔。該商標獲批,其實質是利用國家機構為企業做宣傳。網民“土豆的春天”認為,“國酒”一詞屬於公共資源,雖然一直與茅&有關聯,茅&也一直這樣自稱,但僅是一個宣傳口號,並沒有商標化。而放開“國”字商標觸及利用國家機構為企業做宣傳的“紅線”,這對其他白酒品牌是公開的歧視。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家需要的是一種良性的符合規律的市場進退機制,而非一味遏制“國”字號商標的註冊申請。對商標及其具體品牌的管理,顯然不應糾結於具體的某個産品,而是要圍繞商標的申請註冊建立起完善的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以確保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茅&申請國酒商標背後 2012-08-13
茅&國酒商標遭10大質疑 2012-08-10
加不加冕“國酒” 茅&都賺了 2012-08-10
汾酒異議茅&"國酒"商標反被疑財務造假 2012-08-10
茅&國酒商標背後存利益之爭 2012-08-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