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茅&,釀造高品質生活。”這是貴州茅&內部不少人士的手機彩鈴。茅&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國酒,但是當近日貴州茅&申請“國酒茅&”商標時,卻引起了其他白酒企業的反對。
新食品産業研究所酒企研究中心主任謝驥認為,“國酒茅&”商標通過的可能性很小。而另一方面,這一事件背後也暴露了茅&面臨轉型的壓力。
此外,53度飛天茅&的終端價格已經從年初的2300元降到了目前的1600元。由於這個價格仍然遠遠高於茅&的出廠價619元,從短期看並不影響茅&的業績,但是從長期看,三公消費限制高端酒的政策以及宏觀經濟將影響其高端酒售價。
“國酒茅&”遭反對
近日,貴州茅&申請的“國酒茅&”商標通過了商標局初步審查,進入公示期,三個月無異議的話即可生效。但這卻遭遇多家白酒企業的集體反對。
山西汾酒董事長李秋喜&&:“符合國酒標準的不止茅&一家,連老百姓都買不起的酒又怎麼稱得上國酒。”
緊隨汾酒之後,洛陽杜康控股公司更是在其網站上發表了《關於反對“國酒茅&”申請商標的公開信》,信中提到十大反對理由,包括:醬香型白酒不足以成為國酒、“國酒茅&”對眾多白酒企業不公平、“國酒茅&”不利於三公消費嚴打等等。
對此,貴州茅&一直未做回應。8月9日,記者多次&&貴州茅&董秘樊寧屏,但其手機一直處於忙音中。
“酒是專門的品類,國字號商標不太可能申請成功,也沒有這樣的先例。至於像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雖然也帶有國,但是其窖是自創的。”新食品産業研究所酒企研究中心主任謝驥對記者&&。
白酒專家鐵犁&&:“茅&可以是高端白酒的代表,但不能代表白酒。茅&應該低調一些。”
在酒仙網華東運營總部總經理魏志國看來,此次貴州茅&申請國酒商標“醉翁之意不在酒”,公司並不是真要申請到國酒茅&的商標,而是一定程度上讓人感覺茅&就是國酒。同時,媒體的炒作已為茅&做了免費的廣告。
茅&面臨轉型壓力
在謝驥看來,茅&申請國酒商標,更多的是體現了茅&需要轉型的壓力。
謝驥認為:“貴州茅&過去的品牌是渠道支撐的。茅&一半以上的酒是從不面市的渠道出去的。但在限制三公消費的趨勢下,茅&未來的銷售壓力很大。在渠道受到政策擠壓後,茅&急需將品牌市場化。”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茅&酒的終端售價不斷下降。上海一家白酒銷售門店的店主稱,“茅&酒主要還是送禮為主,個人自己消費是比較少的。53度飛天茅&目前的價格在1600元左右,價格一直在跌。”
謝驥認為,今年3月份後53度飛天茅&價格不斷下降,從2300元一瓶,到了最低的1300元一瓶,低於茅&的指導標價1519元。過去的指導標價一直是市場銷售價格的底線。這從更深層次反映出,1519元的53度飛天茅&並不是市場認可的價格。公司對白酒價格的判斷有些誤差,調價能力有點慢。
他&&,隨着越來越嚴格的三公消費監管政策的實行,茅&需要轉型,其品牌需要市場,否則渠道沒法長期擴張。
價格受經濟政治制約
儘管茅&價格連續下跌,但從短期看,其渠道的萎縮不是很明顯。茅&在品質層面對於經銷商來説還是很有吸引力。前述上海門店店主向記者&&,他的一位朋友去申請開茅&的專賣店,僅僅向茅&申請這一資格,所花費的資金就高達900萬元。
8月9日晚,貴州茅&發布的2012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9.96億元,同比增長42.56%,營收為132.64億元,同比增長35%。貴州茅&&&,上半年公司共生産茅&酒及系列産品基酒30014噸,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員向記者&&,茅&的戰略品牌知名度當前還是無法替代的。而其酒的終端價格進一步向下的可能性不大。隨着中秋、國慶等假期的到來,價格應該會有反彈。同時,當前的價格與茅&的出廠價619元仍然相差很多。不過他也&&,經濟不景氣,漲價難度會增加。
白酒專家鐵犁認為,茅&酒的發展與中國經濟、政治高度正相關。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茅&酒就受到到了很大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中,政府的4萬億刺激政策拯救了茅&。
茅&的中報顯示,茅&的其他系列酒營收和毛利率的增幅都大於茅&的主打産品高度酒和低度酒。這意味着,三公消費限制高端酒的政策對茅&的影響較大。
此外,茅&在中報中還披露了其當前面臨的六大隱憂,包括高端産品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當前經濟減速對白酒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等。
鐵犁&&,茅&高端酒終端價格的下降暴露了一定的問題。如果未來消費無法跟上,其終端的價格還會出現下降。如果中國的經濟放緩,那麼到了明年春季後,茅&酒會面臨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