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引起業內外聚焦的匯源商標“授權”案,並沒有如期開庭,原因是被告雲南香格里拉卡瓦格博飲用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卡瓦格博)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將此案移交至雲南省迪慶州人民法院審理。
不過,隨着《國際金融報》記者的深入調查,匯源商標“授權”案又有新的突破——雲南卡瓦格博董事長祝強曾因涉嫌傳銷遭到通緝,其公司前身也因産品誇大宣傳被曝光。
涉嫌傳銷
“當時因為傳銷,祝強遭到通緝,所以不能擔任公司法人,就請我去擔任法人兼總經理。”雲南卡瓦格博前法人兼總經理張江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爆料,其之所以在2007年遭邀請任職雲南卡瓦格博法人代表的來龍去脈。
張江萍告訴記者,當時公司在2007年註冊,於2008年6月安裝,公司在2009年被央視曝光産品存在誇大宣傳,為避免以後産品難銷,公司改為現名,但此後基本陷入停産之中。
“我想不通的是,去年7月,祝強告訴我,他與匯源達成協定商標授權協議,叫我生産匯源商標産品,但據我所知,匯源公司直到今天也沒有去香格里拉考察公司,其怎麼會授權卡瓦格博生産匯源産品,因為公司基本上不具備大力生産匯源産品的能力。”張江萍告訴記者,雲南卡瓦格博現在的生産能力最多每月生産2萬多箱,公司資産也不過值四五百萬元,如果要滿足匯源全國擴張的要求,至少需要同樣的生産線20條。因此,張江萍懷疑祝強與匯源之間商標授權不真實。
“我去工商局查了,沒有授權,所以不肯生産。”張江萍告訴記者,作為職業經理人和公司法人,他深知,沒經授權生産其他公司産品需要承擔生産假冒偽劣産品的刑事責任。
“祝強一直給我施壓,叫我組織生産,但我一直不肯,要求其為我寫個證明,是他負責,但其沒有答應我的要求。”張江萍透露,祝強告訴他儘管生産,他能“搞定”匯源方面。
由於張江萍不肯就範,於是祝強在去年10月份解除了張江萍的總經理職務。“後來他就轉向天津一家公司生産,他欠我的47萬元工資一直沒給我。”張江萍透露稱,除了欠他的工資,祝強還欠其他一些供應商的錢也不付。而解除他之後,祝強招經銷商一直沒有進展,甚至和匯源的其他經銷商産生了衝突。
“開國際玩笑!哈哈……我在美國做過直銷,可以這樣説,在美國成立過直銷公司,但跟這個案子一點關係都沒有。”8月9日,對於張江萍所説的關於傳銷的問題,祝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其在美國的直銷經歷,是10年前的事情,“有必要講嗎?”
要挾一起訛詐
“這幾天祝強一直在打我電話,要求我不要向媒體透露任何實情,和他一直向匯源施壓,事成之後,他就給我100萬元作為回報。”張江萍爆出了更為勁爆的猛料,“這個事情一開始,我就提醒祝強,這個商標授權是無效的,是個假的,我説,你怎麼辦?他説,不怕,他們能搞定,搞不定,匯源有錢,我敲他一點錢也就夠了。他這兩天也打電話跟我説,因為跟你們説敲好像是敲1100多萬吧,他説報價低了,應該敲幾個億,他説他有把握。”
為了達到目的,後來祝強給他打電話,説不但可以給他100萬的報酬,還可以把47萬元的工資一起給。但條件是一個,要求張江萍通過其與雲南某知名大學一法學院院長的關係,請他來當本案律師,以擺平當地法庭。張江萍透露,因為該法學院長神通廣大,其弟子遍佈雲南各地法院。也許這就是祝強要求在雲南審判的重要原因。
“這個話完全是惡意中傷,他沒有資格來談,他是一個打工的人,我在北京,他在雲南,我怎麼可能跟他串通要搞匯源。”祝強&&,其跟匯源簽約的時候,張江萍已經離開公司了。
“這個案子跟他沒關係,不要再提他了,關於他的問題,我不想回答。”祝強強調。
“為什麼他們不在雲南生産而是跑到天津?匯源授權也是給卡瓦格博,雲南一瓶水不生産跑到天津去生産。”這就能説明問題,張江萍説。
對此,祝強&&,2011年12月26日,卡瓦格博與天津冠芳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簽委託代加工合同,主要是考慮到運輸成本問題,因為從雲南到北京一噸水要2000元運費,這比水的本身成本還高。“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瓶450毫升的卡瓦格博瓶裝水售價為25元。我們的6分子水重點是在北京推。我們本打算在上海與廣州委託生産,結果匯源的商標沒有用了,我就不去找了。”
匯源要求終止
“匯源之所以終止合同,是基於卡瓦博格不僅沒有履行合作協議中的義務,而且還涉及違約。”匯源果汁向《國際金融報》&&,首先,合作協議簽訂後,卡瓦格博未依合作協議向飲用水公司支付50萬元的質量保證金。依照約定,質量保證金在2011年12月31日前就應一次性付清。合作協議第七條約定:如卡瓦格博未按協議要求的時間和金額及時向飲用水公司交納保證金及品牌使用和管理費,甲方可單方面終止協議,乙方不得提出任何補償或賠償。否則飲用水公司可單方面終止協議。
匯源&&,需要説明的是,50萬元質量保障金是為了保證産品質量的條款,匯源對旗下的所有品牌産品質量要求嚴格。在收取質量保證金後,匯源會派專人對卡瓦格博的生産條件、環境和設備進行嚴格檢查,必須符合匯源要求的條件後才准許生産。
其次,匯源飲用水公司與卡瓦博格簽訂的協議為初步的框架協議,就合作中品牌使用的具體細節,一直屬於磋商階段,未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及簽訂有效協議。而卡瓦格博在沒有經過匯源允許的情況下私自生産産品,並從網上下載匯源商標圖案,展開生産宣傳,屬侵權行為,嚴重侵犯匯源集團的商標權,並損害了匯源的利益。
那麼,匯源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與卡瓦格博進行合作?
匯源&&,匯源飲用水公司與卡瓦格博的合作屬於技術合作。匯源飲用水公司看重的是卡瓦格博的“六分子水”技術,而非生産能力,雙方也在協議中計劃就“六分子水”的新技術布點3家工廠進行生産。但是在簽訂框架協議之後,卡瓦格博就出現了違約情況,因此匯源叫停了此項合作。
另一個令人關心的問題是,匯源飲用水公司是否有權授權卡瓦格博使用匯源品牌?
對此,匯源&&,匯源飲用水公司有權與其他企業洽談並展開闔作項目,但是需要向集團進行審批和報備。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後,飲用水公司已經向總部上報與卡瓦格博的合作項目。但此時卡瓦格博卻出現了違約情況。對此,匯源飲用水公司多次和祝強&&溝通此事,但祝強態度強硬且屢屢避而不見。匯源飲用水公司認為卡瓦格博存在嚴重違反協議的情況,對於該公司信譽産生質疑,便即刻終止與該公司的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