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流通産業“痼疾纏身” 新政重在落實
現實很“骨感” 《意見》很“豐滿”
2012-08-09   作者:記者 夏保強/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日,中國政府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流通業用地支持力度,減輕流通産業稅收負擔,降低流通環節費用。
  對此,網民普遍&&,《意見》的&&將有助於降低流通成本,破解“最後一公里”難題,但如何制定有效的實施細則並落實,成為流通業能否真正迎來大發展的關鍵。也有網民&&,在“骨感”的流通産業現狀面前,《意見》給其發展提供了一個“豐滿”的輪廓,但有政策不代表能全面落實,期待在政策的執行上能打出組合重拳,為流通産業創造真正大發展的環境。

  現實很“骨感”

  我國流通産業痼疾由來已久,因此《意見》的&&可謂眾望所歸。不少網民提到,我國流通産業網絡布局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均衡,産業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標準化、國際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問題突出。
  有網民&&,造成流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流通領域組織化程度低,流通環節過多。社會財富很大部分消耗在流通環節上,給經濟造成沉重負擔,同時還會推高物價水平,阻礙消費的釋放。也有網民&&,蔬菜、豬肉等一批農産品價格經常出現“過山車”行情,“價賤傷農”和“價貴傷民”現象反復出現,“最後一公里”因素成為農産品價格非理性上漲的背後推手之一。
  有網民引用數據來説明流通産業“痼疾纏身”:2005年以來中國物流總成本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發達國家同類指標是8%至10%,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差距明顯。有微博指出,菜農得到的地頭收購價僅為零售價的5%,批發價佔零售價的25%,而65%的售價來自進城的最後一公里。

  《意見》很“豐滿”

  長期以來,“重生産、輕流通”的導嚮導致流通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短板。不少網民&&,《意見》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扶持流通業發展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份文件,對流通業是利好消息。當前消費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而搞活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必將為釋放社會消費潛力增添助力。
  多數網民肯定了《意見》中提到的降低流通環節費用,加大土地、財稅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措施。網民“劉成”&&,《意見》中明確到2020年,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等成為主要流通方式,連鎖化率達到22%左右,商品統一配送率達到75%左右。這會大大提升統一配送率,將在節約企業人工成本的同時,方便政府機構實現有效追溯和統一調配貨源。連鎖化率的提高,在提升産品質量的同時,規避了流通成本的重復消耗。
  網民“杏花雨”&&,《意見》提出構建農産品産銷一體化流通鏈條,將在大中城市探索採用流動售賣車寫入其中。這意味着“周末車載菜市場”模式有望在全國推廣。另外,《意見》還明確,落實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促進連鎖經營企業跨地區發展。而目前中國本土流通企業大多是區域性公司,因為在總部以外區域開店,需要重復納稅,《意見》的&&無疑為企業卸去了這道枷鎖。

  落實需“給力”

  有網民&&,《意見》將有利於降低流通成本,但&&具體實施細則並有效落實更為關鍵。也有網民提到,《意見》所列的各項政策涉及價格、商務、財稅、工商、交通等多個部門,如何加強這些部門在制定和執行政策中的協調性,也是眼下襬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
  網民“志新羽”&&,由於全國各地情況不同,必然會導致細則制定、實施進度出現差異。因此,如何在《意見》指導下,制定促進全國流通業統一大發展的政策是下一階段工作的關鍵。署名“薄宇”的微博也&&,有些細則一時無法全面推開的,還需要試點。另外,具體政策在落實中可能還會遇到許多障礙,在諸如網點布局等細節上也需要做好審慎安排。
  不少網民提到,流通産業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需打組合重拳。網民“王振”&&,振興流通産業的政策不是第一次&&,單就稅收環節過重來説,如果不能解決重復徵稅費、高速公路費、油價保持高位,流通産業很難有大的改觀。因此,期待政策在落實和執行上更狠一些,對於一些部門不作為要嚴厲懲罰,切勿出現“但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況,為流通這一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創造真正大發展的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務院對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提意見 2012-08-07
現代流通産業迎來新契機 2012-07-18
專家解讀《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2
消息稱中國扶持大流通産業政策醞釀待發 2012-05-14
藥品流通産業鏈合作走向精細化 2011-06-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