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嶽日前發布2012年半年度財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27.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10.91%。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運維管理業務和互聯網新業務快速增長,而飛信業務發展緩慢拖累增長。2012年上半年,佔比達45.5%的運維管理業務同比增長42.7%;而佔比高達44%的飛信業務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僅增長2.83%,拖累了業績增長。這意味着神州泰嶽依靠飛信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
東方證券在對神州泰嶽的研報中提醒“中國移動客戶集中度風險”,飛信業務一直是該公司業務收入的大頭,最高時候佔比逾總營收的四分之三,被指過度依賴中國移動。
不過,神州泰嶽戰略投資和證券管理事業部總經理張潛山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ITSM(IT服務管理)市場決定電信運營商是其主要需求方,神州泰嶽並不會刻意降低中移動業務在其營收中的佔比。
據記者了解,今年4月份,神州泰嶽與中國移動續簽飛信合作服務合同,根據合同規定,神州泰嶽若完成業績,最高可獲得6億元的服務費。去年神州泰嶽的飛信收入為6.1億元,這意味着,今年神州泰嶽無法靠飛信業務獲得收入增長了。
不過,張潛山&&,神州泰嶽仍希望飛信業務在去年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增長,“6億的合同只是合作裏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最後的收入取決於到時候的驗收情況。”他對本報記者&&。
因為對移動飛信業務的依賴,市場對神州泰嶽頗有爭議,認為其過度依賴中國移動飛信業務的訂單,像是中國移動的“寄生公司”。
不過,從數據上看,神州泰嶽也一直努力降低飛信業務在公司收入中的佔比。數據顯示,該公司飛信業務利潤佔比從2008年的76.97%降至2011年的45%。
實際上,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衝擊,飛信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被取代的危險日漸增加。艾媒諮詢CEO張毅此前在接受《投資者報》採訪時&&,飛信可替代性很強,“手機QQ、微信、微博私信等功能,都可以替代飛信功能,它不像當年的短信只有有限的幾家可以選擇。QQ的手機端、微信、米聊,所有這些産品,包括語音、圖片等內容的傳送。”
而今年中國移動和神州泰嶽續簽飛信合同時,將合同期限改為一年,使得飛信業務的變數加大。此前,市場曾一度傳言中國移動將中止與神州泰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