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剛滿3年,寶潔現任首席執行官麥睿博(Robert
A.McDonald)卻因業績問題面臨“被彈劾”的危險。
有部分投資者及董事會成員公開&&,對在麥睿博帶領下的寶潔近來業績持續下滑情況&&不滿,希望更換新的CEO,來提振企業發展,為股東創造更大的收益。而寶潔董事會經過討論之後,&&支持麥睿博的領導。一時之間,投資者和董事會陷入博弈。
行業專家則&&,雖然投資者的意見對董事會決定十分重要,但是寶潔短期之內換帥的可能性不大。該專家認為,寶潔業績下滑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産生的,並不是單純的換帥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所以,從長遠發展情況來看,寶潔應該不會輕易更換公司舵手。
投資者博弈董事會
據報道,激進投資者威廉 阿克曼(William
Ackman)盯上了寶潔公司。其創立的對衝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LP已經出售所持花旗集團的股票,來增持寶潔公司的股份,並希望進一步提高股權持有比例。
據稱,其已經買入大約價值20億美元的寶潔公司股票,並且獲得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反壟斷批准。同時,阿克曼還提出更換寶潔首席執行官麥睿博的職位的要求,並向該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削減成本、提高利潤率。
資料顯示,Pershing
Square這樣的基金在買入某家公司的股票建倉之後,通常會利用自己的大股東地位積極謀求改變,阿克曼在過去曾經通過增持股份,推動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和零售商J.C. Penney管理層改革。
不僅如此,寶潔董事會薪酬和領導力發展委員會主席詹姆斯 邁克納尼(James
McNerney)也向其他股東&&,他不滿麥睿博的工作表現,特別是在該公司一年之中3次下調業績預期之後。其正與部分董事會成員討論&&公司前高管,以替代麥睿博的職務。
據了解,寶潔分別於2012年2月、4月和6月3次下調收益預期,而其給出的原因分別為原材料成本上升勢頭迅猛和經濟疲軟、市場不振。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麥睿博如果離任,首先,管理層的變動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戰略和手段的變動,從而達到拉動公司業績的目的。再者,新任CEO的改革措施或將提振市場信心,刺激股價回升,也有利於公司管理層和新近投資者統一意見,減少公司內部管理矛盾。
如此,正承受着提高公司低迷業績壓力的麥睿博,是否會為此而“丟掉飯碗”呢?寶潔方面在給記者的回復中指出,董事會正在制定一個讓寶潔公司股東回歸長期利益最高水平的計劃,而且董事會支持CEO麥睿博對該計劃的領導,並監督計劃的執行效果。
同時,寶潔在回復中還指出,該董事會正在密切關注CEO扭轉公司業績的監管計劃。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正在推行100億美元成本削減計劃,通過創新及價格優勢,實現資源的重新分配,為股東創造價值。具體為,力爭在2016年之前使公司消減100億美元的成本,而為了提高利潤,要把業務的重點放在40個規模最大的業務、20個最重要的新産品和10個最重要的發展中市場上。
雖然麥睿博獲得了董事會的聲援,但是業內人士分析稱,阿克曼投資寶潔公司,似乎是在準備一個大的投資策略,為達到其利益的最大化,仍會向該公司施壓,麥睿博能否保住“飯碗”,還要看投資方與董事會的博弈結果。
亟須提升業績
薛勝文&&,在麥睿博任職期間,寶潔公司的市場份額被主要競爭對手不斷地搶佔,加之,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經連續3次調低盈利預期。在公司業績長期提升無力的情況下,麥睿博的領導能力遭到多方人士的質疑。
阿克曼提出換帥要求,無非是基於對寶潔近年業績下滑方面的考慮。公司的股價不斷下跌,已降至1680億美元左右,公司亟須強有力的人進行有效的改革,來提升公司業績和市場信心。
對於寶潔業績下滑的因素,薛勝文分析稱,寶潔實現全球擴張,但近年來匯率的不利波動降低了公司的利潤,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和廣告費、市場推廣費等成本的提升也加重了其經營成本。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公司在主要市場份額的下滑,新興市場的開拓推廣仍需時間,這就引起了公司業績的下滑。
據寶潔財報顯示,2012財年第一財季,該公司因産品價格上漲使銷售額增加4%,但凈利潤為30.2億美元,同比下降2%。原因主要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廣告費和市場推廣成本上升。
日化行業專家、博蓋諮詢總經理高劍鋒則向記者&&,寶潔業績的下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更換CEO就可以完全解決得了的,而且寶潔業績雖然有所下滑,但並沒有巨虧,市場規模和銷售額還是有所增長的,也沒有到換帥地步。
“換帥對於提升企業發展信心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業績提升並不一定有效果,況且從麥睿博的任職時間來看,並沒有達到該公司CEO的任職期,所以短時間內並不太可能真的換帥。”高劍鋒説。
然而,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擺在麥睿博面前亟須解決的問題。而削減成本則成為其首選的手段,2012年2月,寶潔對外宣布,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減5700個非生産崗位,以實現其100億美元成本削減計劃。
事實上,2009年麥睿博從上任CEO“並購狂人”雷富禮手中接過帥印時,寶潔剛經歷業績下滑的尷尬,而其上任3年來,業績下滑的消息不絕於耳。寶潔2009財年三季報顯示,寶潔當期獲取26.1億美元的利潤,同比下跌了近4%,營業收入也下降了8%。
分析公司卡利斯的分析師在分析報告中&&:“從麥睿博上&以來,他應該執行更積極的支出削減措施,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現在終於不得不這樣做了。”
就連麥睿博自己也承認,公司犯下了過度擴張的錯誤,否則應該能作出更好的業績。他説:“我們將繼續致力擴張發展中市場,但是我們將會以一個更平衡的步伐進行擴張。”
所以,寶潔決定暫緩在新市場擴張步伐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幾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並把重心放在10個最主要的新興市場,同時努力恢復美國本土的業務增長。國外分析師指出:“寶潔目前的策略沒有奏效,他們同時在展開多場戰鬥,現在他們必須撤退。”寶潔在2012年5月份&&,將會撤回對新興市場的投資而集中精力於更大的市場。
而高劍鋒則認為,在新興市場的投入和擴張並沒有錯,業務擴張肯定會帶來費用的上升,投入加大會對短期利潤産生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只是規模的上漲不能夠完全抵消成本的上漲。從寶潔的情況來看,其業務優勢完全停留在傳統日化産品領域,在個人護理等利潤更高的産品方面表現乏善可陳,應該加大這方面業務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