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加快推進房産稅擴圍 試點模式仍未確定
2012-08-03   作者:王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針對近期樓市回暖,《人民日報》日前曾撰文呼籲“樓市調控要有彈藥”。對此,業內人士一度猜測,該“彈藥”一方面可能為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二是加快推進房産稅。針對第一種猜測,住建部已於8月2日澄清屬“謠言”。不過,關於擴徵房産稅,有關部門一直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8月初,北京某一級資質房産評估機構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國家稅務總局最近組織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的71名稅務系統工作人員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房産稅批量評估技術。”該人士稱,這説明在房産稅推進層面,國家已經開始研究具體操作技術了。
  據上述評估機構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單位近期接收了一批學習房産稅技術的工作人員實習。此外,他透露,今年他已經多次參與包括中央、北京市級別的房産稅徵收探討會。
  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於中國估價協會的近期通知明確指出,“為搞好應用房地産估價技術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徵管,並為開徵房地産稅做好批量估價技術準備,國家稅務總局組織了來自全國36個省市的71名稅務系統工作人員在人民大學學習。希望9月17日至11月9日期間能到房地産估價機構實習,一方面了解房地産估價過程,另一方面加強與房地産估價機構的&&。”該文發往在京一級房地産估價機構。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這説明決策層已經在為開徵房地産稅做好技術準備。
  也就是説,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輿論上,房産稅作為備戰下一輪樓市調控的“重磅彈藥”一直在“加快推進”。
  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3月份,“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已被國務院高層批示要求,結合住建部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全國聯網,總結評估重慶、上海兩地徵收房産稅的經驗,盡快給出一個向全國推廣的試點方案時間表。”
  在該批示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在低調加快房産稅推進進程。目前除了已經試點的上海、重慶,最有跡可循的是深圳。
  前不久,《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總體方案》經特批,先行先試。“其中提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調節,核心在於改變我國現有土地稅費改革,讓地方政府可以對開發商囤地獲取的超額利潤進行二次徵收,即開徵不動産稅和閒置稅研究。”上述知情人士稱。
  不過,房産稅全國推廣模型,究竟傾向於哪種試點模式,至今仍是謎團。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前不久曾對外透露消息稱,“房産稅改革在推進過程中,仍然會按照兩地試驗的基本精神,只調節高端,總體上遵循‘抽肥補瘦’的原則。”
  賈康還提出,“對於如何有效控制投機性、投資性需求,要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除了在交易環節嚴格依法徵稅之外,還要在保有環節徵收房地産稅,而這恰恰是我國現有制度的一項缺失。我國樓市長效調控機制的核心是‘雙軌統籌’。即在‘保障軌’上,政府牽頭加大保障房供給,托起底端需求;在‘市場軌’上,由開發商提供商品房,滿足更高層次需求,政府主要管規劃和稅收等。”
  不過王朝才&&,房産稅應該不會在明年3月份前推出,“這段時間政府最主要的是要保證平穩過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