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漲必有跌。對於中國企業來説,利潤迅速上升之後註定要出現同樣迅速的回落。
一汽轎車上周宣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降35%,並向投資者發布盈利預警,稱預計虧損可能高達7500萬元。國美電器&&,由於收入下滑以及來自電子商務競爭對手的壓力,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出現虧損。海螺水泥&&,今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將下降約50%。
上述現象並非個案。看一看數據提供商CapitalVue所做的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預測就會發現,它所調查的大多數內地上市公司或是預計上半年出現利潤下滑,或是出現虧損。
中國整體經濟增速出現小幅波動似乎會對公司盈利産生很大影響。從2011年二季度到2012年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速從9.5%下降至7.6%。同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從29%降至負2.2%。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在經濟上行期間,中國企業預計需求將繼續保持強勁,因此進行投資以提高産能。在2011年,一汽轎車的資本支出為人民幣19億元,這相當於其資本存量增加了逾50%。從2009年到2011年,國美電器的門店數量增加了48%,其門店總數增至1079家。
快速投資增加了整個經濟的需求,提振了利潤水平。但在經濟低迷期間,供應過剩則加劇了需求疲軟的問題,並對價格水平構成壓力。一汽轎車和海螺水泥均指出價格下跌是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之前産能的增加也意味着企業現在面臨較高的固定成本。當初為擴大産能所借入的貸款必須償還。
在經濟上行期間,中國企業的投資者對利潤的快速上升青睞有加。但在經濟下行期間,就不那麼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