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動蕩期,全球家電企業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舉動:部分企業通過業務板塊收縮、裁員等方式試圖降低衰退帶來的影響,而有的企業則選擇在此時加快拓展全球市場,海爾並購日本三洋電機白電業務、華意壓縮收購西班牙壓縮機企業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下,全球家電需求進入相對衰退期,世界主要家電産業板塊的老牌企業紛紛陷入市場衰退。中國卻在國內系列內需刺激政策帶動下,依託相對龐大的國內家電市場支撐,成為全球最具市場活力的市場,這為中國家電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機遇。相對穩定的市場流量帶來的産業規模效應支撐着中國家電企業的穩健發展,同時也加快了拓展全球市場的進程。對中國家電業來講,全球經濟動蕩為中國家電業低成本整合全球資源提供了可能,此時通過整合、並購等方式獲得海外市場、技術等資源將成為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最佳時機。 受發展歷史、技術儲備等因素限制,一直以來,中國家電業在全球市場上一直處於産業價值鏈的末端,在全球市場形成了“中國製造”的認知。在全球家電業的固有發展生態下,外資企業憑藉着産業先發優勢,佔據着産業關鍵資源和相對龐大的市場及用戶份額,中國家電業長期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但總的來講,困擾中國家電業的核心因素有兩個:一是自主品牌缺失,二是核心技術缺失。 當前中國家電業發展的外圍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革: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了市場需求衰退,歐美日韓家電市場總體規模相對萎縮,這些地區的企業也紛紛遭遇經營困境,或市場份額下滑,或深陷虧損,全球家電市場陷入了一場全球性的管理危機。在這場危機中,中國家電企業卻在國家推出的系列內需政策刺激下實現了穩健發展,不僅保持着整個産業的總體流量,而且還加快了在全球市場擴張步伐。 在龐大的內需家電市場支撐下,中國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基地,也成為最具市場活力的消費電子市場,在此支撐下,中國家電製造業總産能得到有效釋放,中國家電市場的大製造與大市場成為平衡全球家電産品價格的基本盤,龐大的製造産能與相對穩定的市場流量形成中國家電業發展的內循環。在這一內循環支撐下,中國家電企業憑藉全球最大製造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搶佔了全球家電市場的主導權,並在最優成本結構支撐下,中國企業加快了在海外市場擴張的步伐,海爾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白電第一便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長期以來,中國家電業在全球市場一直因缺乏對關鍵部件和關鍵技術的控制權而飽受詬病,此次全球經濟動蕩帶來的需求危機為中國家電企業突破這一桎梏提供了機遇。在穩定市場流量支撐下,中國家電企業加快了整合全球技術資源的進程,海爾並購三洋電機白電相關業務、華意壓縮收購西班牙Cubigel壓縮機工廠,中國企業實現了從單純規模型並購向技術型並購的轉型。 可以想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人口紅利帶來的市場消費活力仍將為中國家電業的發展提供相對穩定的市場空間,同時國家相關內需刺激政策也將加快內需市場拓展步伐。相對穩定的市場容量將有助於穩定中國家電業的製造規模,這將穩固中國家電企業的綜合成本結構,而在整合全球技術資源掌握全球産業技術變更話語權後,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經濟動蕩期已經崛起成為全球産業發展的關鍵性力量,開始掌握全球産業發展的主導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