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市場消息稱,廣東一著名私募也陷入暫時困境,幾隻産品都到了清盤線……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2012年上半年,一共有131隻私募基金産品清盤,其中48隻産品提前清盤“非正常死亡”。
2010年私募基金剛跨越1000億元總規模的里程碑,2011年卻遭遇約九成産品出現虧損,而進入到2012年,陽光私募盼到的則是又一個“寒冬”。
明星私募清盤惹人憂
2012年上半年,陽光私募仍然經歷着清盤潮的襲擊,眾多私募倒在了低迷的市場中,131隻産品清盤,其中又有48隻私募産品“非正常死亡”。而這其中,明星私募今年以來的多起清盤事件引起了市場關注,給市場帶來的心理壓力更為巨大。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明星人物——常士杉和趙笑雲的産品。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10年,常士杉管理的世通一期奪得當年頭名,收益率達到96.16%。但他隨後發行的産品業績不佳,其中世通8期和世通9期因為跌破0.7元的清盤線,直接被中信信託強制清倉;被稱為中國薦股第一人的趙笑雲2011年4月創立私募,但不到一年時間,兩期産品凈值均被腰斬,被迫清盤。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2年6月30日,累計凈值低於0.8元的私募産品高達159隻,累計凈值低於0.7元的私募産品達到了70隻。如果行情繼續低迷,部分有清盤線壓力的産品將面臨着清盤風險。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認為,未來肯定還會淘汰一批私募,甚至公募。“明星私募的清盤只是市場的一個縮影,未來仍有眾多産品處於危險邊緣。”私募排排網陳夥鑄認為,“如何適應市場的新變化,做好風險控制,提高在熊市中存活下去的能力,是私募基金不得不面臨的難題。”
“2011年股市是血雨腥風,未來一年可能會更加殘酷。目前很多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凈值都面臨着生死線,如果股市再下一台階,生存危機就會更加嚴重,私募公募基金就會面臨更加殘酷的環境。”東方港灣投資董事長兼總經理但斌在2011年底就有過這樣的表述。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2012年上半年,一共有131隻産品清盤,其中48隻産品提前清盤,佔比36.64%,83隻産品屬於到期清盤;在清盤的131隻産品中,105隻屬於結構化産品,26隻非結構化産品,佔比19.85%,在清盤的非結構化産品中,其中9隻屬於“非正常死亡”。
另外,在清盤的131隻産品中,外貿信託清盤的産品最多,為24隻,但22隻為到期清盤,中信信託、長安信託、興業信託、中融信託、山東信託、華潤信託、中誠信託、中海信託和華寶信託分別有13、13、12、11、11、7、6、6、4隻産品清盤,分列第2到第8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正常死亡”的排名中,中信信託、中誠信託、興業信託、中融信託、中海信託、山東信託和華潤信託分別有7、6、6、5、4、4、3隻産品屬於“提前清盤”,分列第1至7位。其中,“非正常死亡”産品佔所屬信託公司總清盤産品比重最高的前5名分別是中誠信託、中海信託、中信信託、興業信託和中融信託,比重分別為100%、66.67%、53.85%、50%和45.45%。
優勝劣汰清盤線
對於清盤線,各傢俬募眾説紛紜。清盤是私募行業優勝劣汰的必然過程,市場人士&&,未來仍會出現大量的私募産品“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私募産品兩極分化的局面必然會形成。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52.17%私募認為,清盤線的存在有利於私募行業的發展,有利於加強私募基金對風險控制意識,減少虧損的程度,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雖然對私募操作的自由度有一定的限制,但總體利大於弊。僅有8.7%私募認為清盤線的存在不利於私募行業的發展,掣肘私募基金的操作,使得私募操作縛手縛腳,不利於私募風格的發揮和獲取較高收益。另外39.13%私募則持不確定態度,認為清盤線的存在利弊參半。而有31.58%私募認為應該去除清盤線,還私募一個自由操作的空間,68.42%私募則認為應該保留清盤線,提高私募風控能力,保護投資者利益。
從實際情況來看,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66.66%私募&&旗下産品存在着清盤線,這部分産品基本為2009年以後發行的産品,16.67%私募&&産品不存在清盤線,另外16.67%的私募&&部分産品有清盤線,部分産品則沒有。
私募謹慎下半場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目前已披露7月最新凈值的非結構化私募證券類信託産品共有769隻,整體平均收益率為0.8%,略好於大盤。經過6月的大跌後,私募基金的整體倉位有所下降,操作相對謹慎。在7月的首周表現中,但斌管理的中融 東方港灣1期以12.42%的收益率排在第一名位置,旗下另一隻産品平安信託 東方港灣馬拉松以7.76%的收益率排在第三名。排名第二的是尚雅投資石波管理的華潤信託 尚雅11期,收益率為10.8%。
在私募排排網統計的769隻産品中,實現正收益的産品有555隻,佔72.17%,上半年冠軍産品華潤信託 塔晶老虎1期在6月10日至7月10日有較大的回撤,下跌8.2%,今年以來收益率降至32.24%。
而對於下半年A股市場行情,私募多數持謹慎態度。海通證券基金分析師綜合指出,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私募普遍認為盈利低點可能將在下半年三季度出現,此前市場預估的二季度見底三季度回升的判斷可能將落空。同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美國經濟復蘇情況也將一定程度上影響A股走勢。下半年股指走強缺乏經濟基本面支撐,但是貨幣政策寬鬆仍有空間,因此很可能繼續保持震蕩。但是如果企業盈利下滑及外圍市場負面影響疊加,不排除A股出現歷史性大底。
仙童投資研究員王雲鵬&&對於下半年的行情維持謹慎。第一,下半年經濟形勢並不樂觀,從大周期講,經濟運行正在走向産出低點,這種背景下期待牛市出現是不現實的。第二,歐債危機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外部需求不足也是制約我國經濟復蘇的另一因素。
琪潤投資投資總監詹華指出,降息之後7月指數仍不會很強,但看好消費、醫藥兩大板塊。降息對鋼鐵水泥等周期性股票作用不明顯,對銀行顯著利空,應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