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國酒之源”的山西汾酒最近爆出財務數據錯誤事件。作為二線白酒股的代表,山西汾酒披露的業績增長數據非常給力,其中201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為48.78%,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高達57.85%。然而媒體發現該公司披露的營業收入數據存在虛假披露的情況,其年報中大客戶數據與中報披露的數據也存在明顯的矛盾。
公司概況
 關於山西汾酒
  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3年12月22日,是在原國營山西杏花村汾酒廠基礎上改製成立的股份制企業,是山西省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國白酒行業首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異地上市的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600809。
  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中國名酒之都--山西杏花村,是生産國家名酒汾酒、竹葉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産品的大型一檔企業。
  公司的前身杏花村汾酒廠成立於1949年6月,五十多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汾酒廠大力開展技術革新,不斷進行挖潛改造,生産規模迅速擴大,産品質量穩步提高,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企業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為舉世矚目的現代化酒都,産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家級嘉獎。(公司官網)
回應:董秘辦稱錯在審計機構
  “我們內部聽説的情況是工作人員在粘貼時弄錯了”。在汾酒大廈的一個辦公室,杏花村國貿的高管告訴記者,具體怎麼錯的他也不清楚。
  山西汾酒證券事務代表、董秘辦主任、辦公室主任田元宏則&&,公司的年報已經做了更正,目前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對於杏花村國貿2011年全年銷售收入低於半年銷售收入的問題,他解釋稱,杏花村國貿在2011年下半年將部分業務拆分到了新成立的龍城國茂,造成了數據上的變化,實際數據沒有問題。
  不過記者查詢發現,龍城國茂成立於2010年6月22日,並非田元宏所説的“新成立”。2010年底,龍城國茂預付給山西汾酒的資金高達4149.698萬元。為何該公司在隨後的2011年半年報中沒有以前五大客戶的形式出現?
  山西汾酒董秘辦給記者來電透露,本次年報中出現的數據問題,來源於會計師事務所,“不過我們統一的口徑是‘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詳細]
 網民點評

王琼逆風飛揚:殺人犯殺人後,沒被警察發現,於是乎繼續殺人,最後被群眾抓住了。殺人犯辯稱,後面之所以殺那麼多人,原因在於警察沒有發現!這就是山西汾酒現在的邏輯。

萬松嶺2012:山西汾酒的意思是:年報隨便我們怎麼做,最後正確的數據要審計機構重新做出來……汗 這個企業的財務總監,叫俺去做好了,工資打對折!

追風玉兔:山西汾酒和審計機構兩方面都喝高了吧?Anyway,既然發現有錯報了,證監會的不去查查?

愛的小屋52188:報表數據打架,審計機構肯定有責任!但不是百分百!

光天化日:責任都是別人的,功勞全是自己的,沒有承擔的企業做不好!不值得信!

 
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7.5億 全年縮成6.7億
  年報中某個大客戶2011年全年採購總額,不應當小於半年報中上半年的採購總額;相反半年報中某個大客戶上半年的採購總額,也不應當大於年報中披露的全年採購額。但是,山西汾酒卻違背了這個再簡單不過的財務邏輯。
  根據該公司年報披露信息,2011年全年前五大客戶合計採購金額為66950.87萬元,佔全部銷售總額的14.92%。
  而該公司半年報披露的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為7.5億元,就已經高於年報中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6.7億元。即便半年報中的前五大客戶在下半年中未從山西汾酒處進行過任何採購,僅以上半年的採購金額就足以維持年報中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不會少於7.5億元。[詳細]
半年報大客戶年終消失 關聯方銷售數據前後矛盾
  山西汾酒財報的主要客戶例如“山西虹通共贏商貿有限公司”上半年已經從山西汾酒採購商品9265.66萬元,但是從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了,這意味着到年底時該客戶全年採購額小於排名第五位的“山西領通科貿有限公司”對應的8001.96萬元,明顯前後矛盾。
  另一個遭到質疑的是,位列於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和半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中的“山西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是山西汾酒的關聯方,屬“控股股東投資的其他公司”之類,但是針對此項涉及關聯交易的數據,也是前後矛盾。半年報顯示,已經向該客戶銷售了2.24億元商品,但是到年末時對該客戶全年的銷售額卻下降到了1.88億元。[詳細]
數千萬五年以上應收賬款來路不明
  根據山西汾酒2011年報披露的應收賬款賬齡構成來看,5年以上餘額為3973.65萬元,佔全部應收賬款餘額的比重為51.99%,這不禁令人憂心於其應收賬款的質量,5年以上賬齡款項佔比過大、且收回受阻,足以説明該公司部分業務借款質量畸低。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在正常的財務邏輯下,2011年末持有的5年以上應收賬款,只可能是來源於2010年末4-5年和5年以上應收款,也即前者的餘額不應當超過後兩者的合計數。但事實上,根據山西汾酒年報披露,2010年末4-5年餘額為102.03萬元,同時當年末5年以上餘額為零。因此,這筆金額將近4000萬元的5年以上應收賬款,又是從哪突然冒出來的?
  在這顯著的財務邏輯矛盾背後,要麼是山西汾酒在2011年針對應收賬款賬齡做出了虛假披露,要麼就是在2010年年報中存在重大差錯。[詳細]
關鍵應收賬款客戶賬齡混亂 兩年財報不匹配
  山西汾酒針對應收賬款第一大欠款戶“山西杏花村汾酒大廈有限公司”,2011年末應收賬款餘額為2140.54萬元,賬齡為4-5年,則對應着上年末針對該客戶3-4年應收賬款餘額不應少於2140.54萬元。然而事實上山西汾酒2010年年報中,對“山西杏花村汾酒大廈有限公司”客戶的應收賬款餘額也為2140.54萬元,但其中3-4年為1456.8萬元、5年以上為683.74萬元,顯然難與2011年披露的賬齡情況相匹配。基於此,我們認為山西汾酒2011年年報中,針對“山西杏花村汾酒大廈有限公司”客戶應收賬款賬齡披露存在差異,其中有683.74萬元應作為5年以上應收款。[詳細]
承認披露有誤 修正後財務數據仍疑雲重重
  在媒體曝光其年報數據問題後,山西汾酒在7月3日對大客戶名單做了更正,修正後的結果為:紫昱商貿以3.71億元的銷售額列第一名;晉城糖酒由最初的1.30億元增長到了1.59億元,列第四;糖酒副食公司以1.43億元的銷售收入列第五名。
  值得注意的是,和第一份年報相比,杏花村國貿和龍城國貿的銷售收入沒有變化。作為山西汾酒再次確認的結果,杏花村國貿在2011年年底的銷售收入1.88億仍少於上半年的2.24億。
  更正後的山西汾酒年報中,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等項目下,還存在着賬齡混亂導致數千萬款項來源不明的問題。這些數據和4月10日公布的第一份年報數據相同,沒有任何改變。[詳細]
大客戶註冊地址查無此地 倉儲基地蹤影難覓
  在山西汾酒2009年半年報中,九樽商貿的銷售額是5526.54萬元,年報中的總銷售額達到約1.1億元,在前五大客戶中排第三位。
  工商資料顯示,九樽商貿成立於2005年11月21日,2011年1月21日核準登出,其註冊地址是太原市尖草坪區解放路269號一幢4號2層,註冊資金508萬元。記者給負責解放北路地區社會管理的尖草坪派出所打電話,派出所接電話的警員在地圖上查詢許久後,肯定地&&“不存在這個地址”。
  山西汾酒更正前的2011年年報顯示,山西領通科貿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客戶,銷售額為8001.96萬元。在更正後的2011年年報中,領通科貿從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
  工商資料顯示,領通科貿註冊地是太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振興街11號東小樓。記者趕到該地址時發現,該處是山西焦煤集團國際貿易公司的一個展示場所,沒有人上班。山西汾酒董秘辦工作人員7月17日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打電話稱,領通科貿目前仍是山西汾酒的合作夥伴,其正在辦理經營場所的變更,故記者實地探訪出現了找不到人的情況。記者向山西汾酒董秘辦工作人員索要領通科貿負責人的電話,其以商業秘密為由予以拒絕。[詳細]
2011年打假費增長1050倍
  記者閱讀山西汾酒定期報告後發現,山西汾酒的打假費多處自相矛盾:2009年上半年打假費支出為284.05萬元,而當年全年打假費卻不增反減近半至140.699萬元;2010年上半年打假費支出為115.64萬元,但當年年報中縮減為3420元,即上半年支出超過全年337倍。2011年,山西汾酒的打假費為358.98萬元,同比增長近1050倍,幅度之大讓人難以理解。
  對於數據打架現象,山西汾酒回應稱,半年報由公司自己制定,打假人員的工資和差旅費被包含在打假費裏,而年報由會計師事務所根據會計準則編制,將打假人員的工資和差旅費剔除在外,因此導致了此現象。 [詳細]
 天天3.15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劉硯青 美編: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