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電子信息産業發展迅速,為泛北部灣區域合作提供了新機遇。相關各方將在電子信息産業、文化産業等領域迎來合作良機。在第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作為論壇的核心環節之一,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峰會雲集了國內外眾多電子信息産業的領袖、專家,就泛北部灣電子信息産業發展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國務院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一個新的沿海地區經濟增長極。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東臨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具有廣闊的地域輻射能力。因此,北部灣電子信息産業發展也是區域合作的機遇。據北海市市長周家斌介紹,到2015年,北海電子信息産業有望突破1000億元。 “北部灣經濟區的設立一方面為這一輪産業大轉移提供了面向南亞和東盟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也為強化國內外區域間的合作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歷史性機遇,無論是從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還是從推動北部灣由欠發達地區演變成大城市、大都市區來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圳市電子信息産業聯合會會長杜和平&&。 柬埔寨白馬省省長哈 薩雷斯&&,“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泛北論壇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峰會,借助中國與柬埔寨間的緊密合作,將來白馬省作為泛北部灣區域的一部分,也能在電子信息産業方面有所建樹。”哈 薩雷斯介紹説,雖然白馬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目前並沒有對其進行開發利用,希望將和更多的中國夥伴開啟富有成效的合作。 據介紹,電子信息産業還將帶動區域內文化産業的大發展。新加坡創新數碼産品總經理廖運欽認為,“數字文化産業是經濟高度發展後的另一發展趨勢。在基礎工業和電子信息産業成功發展後,這個經濟區必然會向具有高增值的創意數字文化産業發展。” 泛北部灣地區作為中國與東盟連結的紐帶,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相近相融的文化傳統和良好的合作基礎,軟體産業發展存在較強的互補性和合作共贏的機會。但是,泛北部灣自身也存在着工業底子薄弱、人才積聚氛圍淡薄、發展程度差異較大等問題。 對此,與會專家提出了加強區域合作的建議。 有專家建議完善資本市場。廖運欽&&,“要推進數字文化産業的發展,就必須發展資本市場,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吸引創意文化人才的居住環境和優惠政策,才能逐步形成電子信息産業和數字文化産業結合的産業鏈,鼓勵創新文化服務組織。” 廖運欽還建議發揮泛北多元文化優勢,“東盟的人口超過5億,加上中國,形成了一個全球最大的區域合作中心,而廣西泛北就是&&這兩大區域的一個重要樞紐。該區域涵蓋了不同的種族、文化、宗教和悠久的民族歷史,應該充分利用這裡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優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建議,泛北各方應創新合作機制,加強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合作。“加強泛北地區在軟體技術標準領域的交流合作,有利於推動泛北各國軟體産業鏈的整合,提升在國際産業分工中的地位。圍繞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體産業鏈各環節,加強相關技術研發、轉移和標準研究、制定的交流與合作。” 陳偉還建議發展電子商務,支撐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我們願與泛北各國加強合作,支持和鼓勵電子商務發展,共建區域電子商務合作平台,打造泛北電子商務圈。推動中國軟體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與泛北各國開展技術和商務合作,支持發展面向泛北的電子商務業務”,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