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區域經濟合作路在何方?
2012-07-18   作者:記者 楊光 張鶯/南寧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面臨多方面挑戰,路在何方?在南寧參加第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的代表就此進行閉門討論。部分代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採訪時&&,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與東亞關係密切,因此今年很多代表並未將話題僅僅局限於泛北部灣本身,而是放在了範圍更廣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上。代表認為,當前應推進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受挑戰

  本屆泛北論壇除了邀請泛北部灣國家代表參加外,還邀請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代表參加。與會代表認為,當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正在面臨多方面挑戰,同時,在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説,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挑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美國在反恐戰爭結束後經濟增速放緩,財政入不敷出,將全球戰略中心轉向亞洲,對東亞地區現有的合作機制産生衝擊;東亞國家之間的互信度在下降;歐洲債務危機給東亞帶來影響;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體制及發展階段等存在巨大差異,東亞深化合作存在諸多障礙,區域合作長期停留在貿易自由化方面。
  有代表提出,當前一些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制訂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只是在某些産業給予有限的優惠政策。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總裁克萊德普雷斯特威茲認為,當前很多FTA並沒有在實質上解決貿易、金融、科技等問題,沒有真正消除區域不平衡性。“很多時候擬定這些協議的目的與貿易沒什麼關係。”
  目前,亞洲各國間已建立了眾多的FTA。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2012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已簽署或實施了121個自貿區,63個自貿區正在談判,另有56個自貿區處於研究中。
  不過,調查發現,企業對FTA的利用率較低。據菲律賓發展研究院院長約瑟夫亞普介紹,根據他們對122家企業進行的調查,在菲律賓只有20%的企業利用了FTA,在其他國家只有30%的企業&&準備利用FTA。
  此外,當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還缺乏金融方面的合作。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陳瑞賢&&,當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貿易和金融的合作並不同步,甚至缺乏金融上的合作,影響了區域經濟合作質量。

  中日韓FTA前景較樂觀

  當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出現了多種模式,包括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及即將啟動談判的中日韓FTA等,哪種模式將主導未來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這個話題也引起與會代表的熱烈討論。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賀力平&&,此輪國際金融危機經驗表明,東亞經濟過分依賴美歐等外部市場是不可持續的。從長期來看,中日韓FTA的前景比較樂觀。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前院長、高級顧問李昌在提出,目前東盟國家對是否加入TPP尚存在分歧。而他認為,當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應該把重點放在東亞內部的FTA上,而不是亞太地區的FTA,因此,中日韓FTA談判應當加快推進。
  環日本海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島朋義則&&,TPP很有可能成為亞太地區一體化的標準性進程。此外,TPP涉及勞工、國有企業、知識産權保護等,中國很難涉及這方面的談判。因此,中方可能有比較謹慎的態度,這是可以理解的。

  推動區域合作效益最大化

  無論將來東亞區域經濟合作會走向哪種模式,當前東亞各國都應致力於解決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各種問題,擴大協作範圍,推動合作健康發展。此外,與會代表認為,中國將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畢吉耀認為,東亞各國今後應克服困難,繼續推動區域合作向前邁進。要加強政治互信和對話磋商,妥善解決非經濟領域的爭端;順應市場和企業的需要,加強産業間合作,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為深化合作奠定基礎。
  在推進東亞區域一體化和合作過程中,不應排斥與區域外經濟體的合作,但是要處理好區域內合作和區域外的合作關係。增強經濟的互補性,努力降低其他成本,使得區域合作的效益能夠最大化。
  亞洲銀行經濟學家宋雷磊指出,未來應加強金融合作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地位,應當將貿易和金融一起考慮。“在FTA領域,如果金融不談判,那麼這個協議是不能被締結的”。宋雷磊説。
  畢吉耀強調,中國發展將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産生積極作用。他説,我國目前仍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內需巨大,不僅長期的發展趨勢依然向好,而且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積極擴大內需、擴大進口的需求也會為周圍東亞地區各經濟體的發展帶來機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讓東亞區域外匯儲備庫儘早運行起來 2009-10-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