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太陽能再次IPO卻質疑聲不斷。
2010年,號稱“世界太陽能産業的領導者”的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證監會報送申請材料,擬在A股登陸上市。不料被經銷商揭發其偷稅漏稅,致使多年的上市計劃再度擱淺。
時隔兩年,皇明再次衝擊IPO,卻依然面臨着盈利下滑、資産不足、高額負債以及上市圈錢的質疑聲。
新能源産業在一輪夾雜着跑馬圈地和政績工程的虛假繁榮以後,受到資本市場以及相關監管部門的“額外關照”。
同樣,面臨諸多質疑的老牌太陽能企業,皇明上市前景依然不明。
紛亂的子公司
4月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至2012年4月5日,皇明太陽能的申報仍在“落實反饋意見中”。
此前媒體報道,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未來將有超過17億元的投資規劃,計劃通過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籌資13億元。
4月15日,皇明品牌總監周春玲回復時代周報記者説,“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具體投資項目和數目我也不方便告訴你,要等上市後的披露”。
據報道,皇明控股至去年9月末負債總額達23.8億元,負債率64.26%。但周春玲對本報記者否認了這一數據的準確性,並一再試圖撇清控股公司與謀求上市的股份公司間的關係。
“媒體常常把我們的‘股份公司’和‘控股公司’的數據混在一起説,但實際上二者是截然分開的。”
根據周春玲介紹,皇明要上市的是股份公司,主營光熱、光伏等熱力産業;控股公司做的是另外一些獨立的業務,包括節能、光伏發電、旅游、酒店等非熱力産業。二者是獨立的産業,彼此沒什麼關係。
然而,這兩者之間,在模糊的“皇明太陽能”旗下,基本概念尚無法理清。
周春玲在回應時代周報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時稱,對於“皇明”旗下子公司具體狀況不清楚,但子公司應該都是獨立的,只是依託皇明品牌對外推廣,與謀求上市的皇明太陽能股份無關。
值得關注的是,尚未公布財務、集團架構模糊的皇明,謀求上市之路,一直堪稱坎坷。
皇明的版圖
一直以新能源、太陽能為招牌的皇明,今年的大動作似乎都在房地産方面。在投資經營房地産之初,就有人反對黃鳴“不務正業”。同時,黃鳴是否已經轉型做了房地産商,外界也是議論紛紛。
因此有質疑説,皇明是“披着新能源外衣,卻難以通過主業務營收的企業”;而當時代周報記者提出這一質疑,並問到皇明主業副業的盈利情況時,周春玲説:“對此我們不做回應”,並一再強調,“黃總是對中國環保事業和轉變現代生活方式有理想的人”。
儘管黃鳴&&,“我們做房地産,是被逼無奈,為的是賣産品”,但“蔚來城”工作人員曾對媒體介紹,這裡許多産品和技術並非皇明所有,像一些節能門窗的材料和技術都是德國進口。
對此,周春玲給予的解釋是,“‘蔚來城’中的核心技術都是屬於皇明的,但不是所有。沒有‘太陽谷’、‘蔚來城’這些項目的帶動和技術性探索,也不會促進我們太陽能、熱發電産業的迅速發展”。
然而,更多的業界人士,依然把“蔚來城”這樣的項目看作單純的房地産項目,而以太陽能為招牌的皇明,依然飽受業界質疑。
山東聯創的馬建偉曾對媒體猜測,“‘蔚來城’把德州的房價拉升了兩倍還要多,而一期樓盤售賣之後,宏觀經濟萎靡,房地産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他(黃鳴)的資金鏈或已岌岌可危。”
據推算,皇明熱水器的年利潤在1億元左右。然而,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的“蔚來城”,總投資估計將高達數十億。
耗資巨大、外界推測讓皇明承受巨大資金壓力的“蔚來城”項目,不出意料地開出了天價。2010年開盤不久價格就一路攀升至1萬元/平方米以上。目前“蔚來城”二期均價為11000-12000元/平方米。
一個事實,上述房價已經達到山東青島、濟南等省內主要城市的中等水平,對於經濟並不算發達的德州,頗有點不可承受之重,繼而可能會加劇皇明控股的資金壓力。
同時,皇明集團原定於2011年11月啟動“方舟計劃”,曾有媒體披露“一期包括國際花園式産權綠色酒店、太陽微排低碳城市建設示範集群等12個項目,造價將超過140億元”。
顯然,在房地産調控之下,已有“蔚來城”高壓的皇明,再啟動“方舟計劃”,幾乎接近神話。
對此,周春玲&&,公司沒有過這樣的規劃,“方舟”只是試圖拉動“太陽谷”旅游的發展而籌備的戶外活動,當時因天氣情況暫時擱置。
新能源懸疑
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光熱行業發展放緩腳步,去年光伏行業的利潤率也下滑至20%。
據公開報道,皇明控股的利潤率也呈現下降趨勢,2008年至2010年,凈利潤率分別為12.47%、7.97%、4.01%,盈利能力持續下滑。早期皇明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30%以上,但隨着行業競爭的加劇而有所下降。董事長黃鳴在200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當時的市場份額是10%。
對此,周春玲回應,“這方面沒有國家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不好説;但我們銷售沒有下滑,反而是上升的。”只是,記者查閱的一份《太陽能行業分析報告》中顯示,2011年皇明太陽能熱水器在北京地區的市場佔有率是6.7%。
據報道,皇明計劃在太陽能熱水器全自動化生産線建設項目、超低發射耐高溫高寒型真空管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太陽能熱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等投資13.39億元;除了對太陽能産品等熱力系統的投入,還包括節能玻璃、光伏發電、旅游、酒店、房地産、電子設備等投資項目,如旗下“蔚來城”二期計劃投資額即達5.1億元。
“皇明太陽能上市計劃由來已久,如若上市成功,可以加速其‘太陽谷’的建設進度。”一位接近皇明的知情人士在兩年前皇明謀求上市時曾對媒體透露。“皇明太陽谷”是由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斥資打造的微排度假景區,涵蓋了酒店、旅游、會議、會展、教育、培訓、生態農業、潔能建築、光熱光伏製造等業務。
“太陽谷”品牌策劃部的一位中層曾對媒體&&,當時“太陽谷”巨大的投資額對皇明而言壓力不小。日前,皇明太陽能集團剛剛與高平市達成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三年內共同投資高達100億元。
顯然,在以新能源名義的房地産項目開發上,皇明控股集團依然需要鉅額資金注入,此前也有媒體質疑,皇明上市是為了借新能源之名解決房地産項目資金。
對於相關質疑,周春玲&&,公司不會將募集資金投入到太陽能以外的相關産業中去。
只是,在紛繁複雜的皇明控股操控下,其募集資金去向,也只有上市後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