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瑞士制藥巨頭羅氏公司日前因隱瞞1.5萬例致死和6.5萬例不良反應報告,被英國監管部門緊急調查,此事涉及的藥品達八款,其中安維汀、赫賽汀、美羅華、特羅凱、希羅達、派羅欣等6種藥品在華有售。羅氏公司對此回應稱,隱瞞報告“不是有意的”,公司目前正在採取必要的措施處理這些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密切關注羅氏公司瞞報事件進展情況,責成羅氏(中國)公司報告該事件的評價結果。
  羅氏簡介
  豪夫邁羅氏公司是在國際健康事業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以科研開發為基礎的跨國公司,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是世界500強企業。羅氏始創於1896年10月,經過百年發展,業務已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共擁有近6.6萬名員工。羅氏的業務範圍主要涉及藥品、醫療診斷、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香精香料等四個領域。[詳細]
  羅氏中國
  作為一家國際知名企業,羅氏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以前。早在本世紀20年代,羅氏便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揭開了羅氏在中國的第一頁篇章。隨着在華業務的蓬勃發展,1926年羅氏在上海成立了子公司,全面負責中國市場。[詳細]
   羅氏制藥涉嫌隱瞞不良病例
  羅氏藥業“瞞報門”教訓何在

  瑞士制藥巨頭羅氏藥業,最近正陷入是非。日前英國媒體報道,羅氏藥業因隱瞞1.5萬例死亡和6.5萬例不良反應報告被英國監管部門緊急調查,涉及8款藥品。
  筆者覺得此事應該引起重視,但是在原委尚未查明之前,不必過度恐慌。從宏觀的角度而言,筆者認為,僅僅將其歸咎為跨國公司行為不端之類,並不有助於理解事情的複雜性。平心而論,醫藥行業在救死扶傷之餘,堪稱暴利行業,也正因此,歐美每款新藥上市都面臨諸多條件,對於不良反應的監控不可謂不嚴密[詳細]

  網友評論

  環球服務管理:巨變中的信息安全,勿讓人員安全意識成為短板。

  林若山:羅氏啊羅氏,做藥要厚道。

  @意識世界:這樣的事例不僅僅是羅氏,像德美的某些藥企也把中國市場作為藥試市場,國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和對藥物傷害賠償的知識面缺失,造成了中國市場鮮見賠償起訴的案例。

  @小熊和跳跳虎:這2天很多人問羅氏事件,回答很堅決,羅氏是跨國企業,受到歐美嚴格法律監管,絕對不敢跨雷池一步。國內媒體肆意宣傳必有其他意圖。此外羅氏股票沒停牌,沒暴跌,價格位於一年以來的高位,比最低價漲50%左右。一切都説明羅氏事件僅是普通事件。

   事件:制藥巨頭羅氏隱瞞1.5萬人死亡報告
制藥巨頭羅氏隱瞞1.5萬人死亡報告 涉事藥物在華有售 [詳細]
羅氏隱瞞萬份死亡報告被調查 暢銷藥幾乎全中招[詳細]
羅氏隱瞞藥物致死 北京部分醫院正常使用 [詳細]
羅氏“雪藏”1.5萬死亡報告 未賠償中國受害者[詳細]
羅氏藥業問題藥在華有售待調查[詳細]
   羅氏問題藥在華銷售多年
羅氏藥業問題藥在華銷售多年
   此次事件共涉及到8種藥物,主要治療乳腺癌、腸癌、肝炎、皮膚和眼睛等疾病。其中,乳腺癌藥物赫賽汀、惡性淋巴瘤藥美羅華、丙肝藥物派羅欣、直腸癌藥物安維汀、肺癌藥物特羅凱等藥在中國有售。[詳細]
國家藥監局約談羅氏(中國)公司安全官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密切關注發生在美國的羅氏公司瞞報事件進展情況,約談了羅氏(中國)公司安全官,責成羅氏(中國)公司報告該事件的評價結果。[詳細]
 
   羅氏回應“瞞報門”
羅氏: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相應的問詢和調查
  7月10日,中國上海羅氏制藥公司發表媒體聲明稱:“上海羅氏制藥公司秉承患者為先的理念,嚴格遵守中國有關法規。當遇到不良反應事件時,公司按照中國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收集並報告給政府機構。我們也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進行相應的問詢和調查。”[詳細]
羅氏回應瞞報門:暫不涉及中國市場
  羅氏(中國)有關負責人&&,瞞報死亡報告事涉歐洲市場,中國的不良反應報告系統和歐洲並不相同,目前暫無發現中國存在類似問題。但對中國與歐洲地區的不良反應報告系統分別是如何運行的,羅氏(中國)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詳細]
藥企羅氏涉嫌隱瞞死亡報告續:回應稱係漏報
  羅氏公司&&,媒體報道中提及的1.5萬例未經安全性評估的不良反應事件僅限於美國該患者支持項目。該事件係該美國患者支持項目中的不良事件未及時報告,出現漏報事件。[詳細]
羅氏回應:無法確定死亡案例與藥物直接相關
  羅氏中國公關部回應稱,羅氏公司基於目前的評估,未發現對羅氏産品的安全性産生影響。而且媒體報道的美國1.5萬例死亡案例,目前不能證明與藥物直接相關。[詳細]
 
   專家説法:相關標準缺失
孫忠實:我國應公布在售藥物監測數據
  衞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需要知道官方信息,包括這1.5萬份死亡報告,到底是否跟用藥有因果關係,安全評估結果怎樣?需要根據國人的實際情況分析並公布我們國家的羅氏藥業藥品不良反應數據,讓患者第一時間了解這些信息。[詳細]
江澤飛:應加強管理藥品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情況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307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中國對於藥品上市後的不良反應監測情況,目前還不夠嚴格,應當加強管理。[詳細]
 
   為何又是羅氏?
【2011年12月】羅氏全球召回治癌藥希羅達
  全球十大制藥企業之一羅氏制藥的治癌藥物希羅達(卡培他濱片)啟動全球召回,原因是主要成分卡培他濱可能採用了未經認可的程序進行生産,産品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懷疑生産程序出問題的成分是在美國廠房生産的。召回涉及多個批次,我國港澳地區受影響。[詳細]
【2010年9月】羅氏制藥陷入眼藥門
  因注射一種叫做“阿瓦斯汀(avastin)”的藥劑,七八十名眼疾患者都發生眼睛疼痛的現象,其中有55名患者失明。阿瓦斯汀是瑞士羅氏制藥集團旗下最受歡迎的抗癌藥。[詳細]
【2010年6月】羅氏被指行賄藥廠謀利數億
  《英國醫學期刊》和英國調查採訪局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WHO的3名專家從生産達菲的藥廠收受賄賂,有意製造了甲流病毒恐慌。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達菲為羅氏獨家生産。調查結果稱,各國按照WHO的建議大量購買達菲,為羅氏等帶來數十億美元利潤。[詳細]
【2010年4月】FDA警告羅氏血糖儀可能致命
   美食品藥品監督局曾經連續3次發出缺陷警告,使用葡萄糖脫氫酶技術的血糖儀或試紙,可能會造成異常的低血糖、昏迷甚至是死亡。知情人士&&:羅氏診斷內部早已發現有此缺陷,在中國也有過醫療事故,如今仍在努力推使用新技術的血糖儀試紙上市。[詳細]
 
企業專題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魏薇 美編: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