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捧火穩投資 “鐵公基”三大板塊“漲”聲響起
2012-07-12   作者:潘聖韜 於祥明 宋元東 盧曉平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太在意短期的經濟波動。回落調整是為了積蓄力量,支持未來更健康、持久的增長。
  近日溫總理再提穩增長,令市場“穩投資”預期大幅升溫。而總理提及鐵路能源等六大領域的消息更是在二級市場掀起波瀾,以“鐵公基”為代表的相關板塊周三集體井噴。分析人士認為,隨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投資已成為管理層穩增長的主要手段。
  行情顯示,昨日早盤,鐵路基建、水泥、建材等板塊一齊發力,龍頭股如鼎漢技術、同力水泥、祁連山、柘中建設等早早便封住漲停。示範效應下,機械、工程建築、智能電網等板塊也跟隨崛起,營造出較強的做多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市場整體仍處於弱勢格局,但上述板塊並未出現弱市中常見的曇花一現,尤其是水泥、鐵路基建、建材三大板塊始終保持強勢,在金融地産表現低迷的昨日,其優異表現對於市場來説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截至昨日收盤,水泥板塊整體漲幅達到3.86%,板塊內個股全部收紅,除了漲停的同力水泥、祁連山,漲幅超過5%的個股還包括江西水泥、巢東股份、西部建設和冀東水泥。鐵路基建與建材板塊整體漲幅也均超過了2%,強勢股如鼎漢技術、晉億實業、晉西車軸、中鐵二局、柘中建設等,當日漲幅均在5%以上。
  在經濟下行壓力漸重的當前,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已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內容。結合央行一個月內兩次降息的舉措可以推斷,決策層面對於穩增長已經達成一致。
  申萬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認為,由於上半年經濟數據已公布,總理表態是對當前宏觀經濟的最新判斷和有關政策的最新部署。穩投資是穩增長的主要手段,但&&“4萬億2.0版”的可能性不大。
  而這無疑引發了市場對於後續相關利好政策的預期,研究機構大都認為,此舉對於穩定A股市場投資者信心也將産生重要作用。

  做什麼?

  全力保障穩增長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近日&&,要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穩中求進”的總要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力服務穩增長,為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徐紹史提出4方面工作要求:
  第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強和改善資源宏觀調控,堅持有保有壓,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第二,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繼續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應。
  第三,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落實和完善地質找礦新機制,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土地整治、礦産資源勘查開發等領域。
  第四,切實做好地災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努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有什麼?

  鐵路公路項目充足

  鐵路公路建設項目充足,穩增長提振投資者信心一定會有的放矢。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鐵道部等幾大部委必然會貫徹落實總理講話。
  “目前來看,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建設項目充足,各部門只要一步步來,肯定能給市場以信心。”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公路建設規模並不慢,而去年停工的鐵路項目也大量復工,加之城際鐵路建設都會支撐全國交通産業建設。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不久前&&,“十二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確定的三大建設重點之一,就是加快推進國省道建設,即由集中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調整到集中力量建設和改造國、省道。“十二五”時期將安排國、省道改造18萬公里,其中新改建8萬公里,重點建設15條國道。
  而在本月5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要千方百計確保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合理規模,及時下撥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地方財政資金加大投入,做到穩增長促穩定。
  李盛霖指出,各地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支持普通公路發展,繼續協調爭取銀監、金融等部門的信貸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幫助地方解決好資金緊張問題。另外,幫助地方搞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儲備。
  在鐵路建設方面亦是如此。鐵路系統專家向記者&&,根據鐵路建設“十二五”規劃和資金情況,2012年安排固定資産投資50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000億元,新線投産6366公里。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前幾個月鐵路投資同比大幅下降,所以未來加速投資的空間也最大。
  事實上,在6月初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山東、河北調研鐵路建設工作時強調,要加大對鐵路建設的支持力度,保持必要的鐵路投資建設規模。
  軌道交通、以及民航機場建設,是交通建設的另一重頭戲。
  去年底時,國家發改委基礎産業負責人預計,“十二五”末,28個城市將擁有3000公里運營線路。而近期,蘭州、合肥、哈爾濱、廈門,以及烏魯木齊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紛紛獲得或即將獲得發改委批復,這些都將是實實在在的項目。
  另外,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包括《促進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些規劃也在加緊制定之中,“這些都是交通設施建設的組成部分,對整個産業起到促進作用。”董焰説。

  投什麼?

  四行業現投資價值

  緊隨着一個月內的連續降息,溫家寶總理有關穩增長的講話接踵而至,與基建有關的行業熱度再度升溫。“久旱逢甘霖!”一位長期跟蹤基建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向記者&&,如果有新一輪基建項目上馬,無疑將助推相關行業基本面從低迷中回暖,投資機會將顯現。當然,他認為,這一輪投資將被界定於合理增長的範疇,應不會帶動業景氣度全面回升。
  長城證券研究所所長向威達昨日向記者&&,經過前幾年幾輪內需刺激,水泥、工程機械、鋼鐵等基建行業産能已出現過剩,從長期來看,拉動內需的大規模投資不太可能重現。未來,基建行業的發展,更多是需要通過淘汰落後産能,進行産業結構轉型來改善自身的盈利能力。不過,他認為,西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仍有較大空間。未來,如果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進一步加大,基建行業仍有投資機會。由於行業受宏觀基本面影響較大,且基本面同質性較強,自上而下投資思路或許更為切合。
  記者了解到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公路月均擬在建項目數量雖然同比前兩年有大幅度提高,但月均項目合計金額卻有較大幅度下降,項目體量的小型化趨勢加劇。有分析人士就此稱,有關基建退潮的悲觀氣氛仍在蔓延,觸底回升仍需要穩增長項目落實到實處。此次溫總理講話無疑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若一批穩增長項目就此啟動,對基建行業來説,無異於“久旱逢甘霖”。從短期開看,將對基建行業有明顯的刺激,尤其是在行業低迷期,對公司去庫存以及投資者信心來説十分重要。具體來看,市政項目啟動將為4個行業帶來曙光,率先受益的是施工類企業,從而帶動上游建材以及工程機械企業的銷售回升,鋼鐵行業也會因此受益。
  結合區域特徵和受益鏈條來看,四川“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目標為,5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超4000億,相對“十一五”翻番,天府新區、北改等標誌性市政工程建設在今年逐步展開。作為區域內公司,成都路橋擅長中小型公路與市政工程細分領域,受益將十分明顯。從4月份以來,成都路橋先後超過10次發布重大項目中標公告,自去年11月份以來,已取得超過30億元施工合同。此外,四川路橋資産重組正在實施,路橋集團標的資産注入後,其省外業務拓展將加快,且集團擁有兩倍於上市公司的在手訂單。
  在水泥方面,東方證券周二發布的研報表明,目前全行業景氣已經滑落至近十年最底部區域(主要參照全行業毛利率指標),水泥股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了悲觀的預期。分析人士稱,如果下半年至明年,地産及基建投資出現好的轉機,水泥行業依然存在投資機會。具體來看,受益於地産行業的海螺水泥,以及存在區域整合預期的青松建化仍值得關注。
  在工程機械方面,國泰君安認為,行業基本面疲軟逐步得到緩解,地産銷售持續回升,大型基建工程設計量持續改善,根據這些先行指標預計行業基本面將在7月份逐步改善,重點推薦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機械、柳工、安徽合力。而鋼鐵目前處於淡季,鋼價目前尚在尋底,行業是否迎來黎明則取決於經濟和下游需求復蘇的進程。目前時點下,新興鑄管、大冶特鋼寶鋼股份等具有産品結構優勢的公司可以適當關注。

  沒什麼!

  華生:經濟短期波動不要太在意

  中國經濟增速仍在下行通道中。如何看待未來發展態勢引起市場各方熱議。昨日,經濟學家華生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明確&&,在穩增長措施下,經濟能夠“軟着陸”,預期實現全年7.5%增長目標不會有太大疑問。對於宏觀經濟短期波動,不要過分緊張,過於渲染。
  他認為,由於國內外經濟都處於減速狀態,因此,我國政府對於經濟的微調預調是正確的,包括在必要的領域進行適當的投資,以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次經濟下行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完全不同。當時危機是百年一遇全球性的,各國政府紛紛&&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而今年情況不同,儘管中國經濟仍在下行,若下半年國際經濟環境沒有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會逐步回暖。
  “隨着各項微調預調政策&&,包括此前央行兩次降息,都表明國家在積極維持經濟平穩發展,相機&&相關政策”,華生&&。
  而穩經濟,更多體現在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華生&&,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可以通過調整投資和消費比例來實現經濟穩定。雖然中國宏觀經濟下行,但是政府不會採取激烈的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而是會採用積極穩健的方式,從金融、財政、投資等方面採取措施,實現經濟“軟着陸”,預期全年實現7.5%GDP增長目標可以實現。
  另外,要客觀看待此次我國經濟出現的下行,這是主動調整結果。華生笑着説: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上已經明確&&,調低經濟增速主要是為調結構。
  回顧歷史,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高增長時期,也出現過兩次大的經濟調整,經濟增速也分別低於7%。
  華生明確&&,“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太在意短期的經濟波動。經濟發展總是波浪式的,回落調整是為了積蓄力量,支持未來更健康、持久的增長。”
  他還特別強調,也不要認為中國經濟放慢了發展腳步,就斷言中國今後將進入中低速增長期。“不要匆忙下結論,不要太看重短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穩增長要講速度更要講效益 2012-07-12
"穩增長"預期升溫 周期股助反彈 2012-07-12
二季度經濟增速或跌至7.5% 將多渠道穩增長 2012-07-12
重塑“美國製造”別拿中國説事兒 2012-07-17
棋到中局:“倒逼”改革促轉型 2012-07-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