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裁員被指違法 梁穩根3年前承諾成做秀
2012-07-12   作者:記者 康博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儘管三一集團的裁員事件得到了妥善解決,但有法律界人士&&,以此種方式進行人員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涉嫌違法。而對於三年前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做出的“寧可高管降薪也不讓員工減薪、裁員”的承諾,如今也成了市場質疑的對象。但更重要的是,對於緩解三一重工現金流窘境的H股上市,似乎也不被市場人士看好。看來,面對比08年更嚴峻的市場環境,三一重工需要想出更加治本的方法才行。

  裁員門陰霾籠罩三一重工

  經過三一集團一段時間的努力,“裁員門”事件似乎已經出現了轉機。7月7日,一名剛剛與三一重機簽署解除勞動合同協議的工程師&&,現在的心情很複雜,需要重新面試找工作了。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當天下午,上海地區約有70多位同事做出了和他一樣的選擇──拿着1.5萬元賠償金離開三一。另外約20位工程師則同意留崗或轉崗。
  而相比於上海的轉崗,瀋陽發生的則是一場由培訓而引發的“裁員”爭議。200多名重裝研究院的研發工程師,在6月29日收到郵件通知,稱被列入“優化30%的人員名單內”,需於7月2日前至人力資源部報到培訓。
  而當涉事工程師們反對參加培訓後,公司又説要進行一場考完無法查卷的‘任職資格評定考試’,不合格者才參加培訓。7月4日,在向人力資源部門要求答覆未果後,瀋陽三一重裝的部分員工於7月6日至瀋陽市信訪局投訴。隨後在重裝公司老總承諾,員工可自願選擇培訓,而無論參加培訓還是留崗,公司都會一視同仁不會區別對待後事件才平息。
  而據上海君拓律師事務所主任俞敏律師介紹,現在有不少單位採用上述這些方式進行人員調整,其實有些時候涉嫌違法。俞敏律師&&,比如員工參與培訓學習,首先工資待遇不能有變化;如果是轉崗,或其它涉及勞動合同條款內容的變更,這必須要勞資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如果是單方變更,那麼必須有‘依法變崗’的理由──比如員工不能勝任工作;即使如此,轉崗後的崗位也得與員工的知識結構水平有一定關聯性。

  行業低迷致三一祭起裁員大旗

  而從三一裁員風波的背後,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整個行業和企業的不景氣。
  從去年4月份開始,伴隨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市場不景氣,我國工程機械市場開始出現持續低迷現象,在此前,該行業曾呈現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繼前4個月持續下滑之後,今年5月份主要工程機械壓路機、裝載機、推土機和挖掘機銷量同比分別下滑29.70%、25.77%、29.90%和23.92%。市場不景氣,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也隨之而起,一些企業不得不降低産品價格,以刺激銷量。
  據了解,以往國內工程機械的銷售主要以融資租賃和銀行按揭為主,客戶需要支付20%~30%的首付,才能提取設備,但是進入今年上半年,不少公司開始以零首付方式銷售,在下游企業資金收緊、無法支付餘款的情況下,壞賬大量增加。
  從經營業績來看,今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下滑近20%,而國內市場佔三一重工主營收入接近90%。業內人士認為,三一重工在目前的環境下,將不得不過苦日子。
  更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裁員是三一重工為此前的快速擴張埋單。但是,市場好時就瘋狂擴張,而市場不好時就先拿裁員應對的行事方式有些不負責之嫌。

  梁穩根承諾成空 三一重工被疑難自救

  還記得2009年初,面對席捲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三一集團曾以“董事長梁穩根只領一元年薪、董事全體降薪90%、高管降薪50%”,但對普通員工則承諾“不裁員、不減薪、不接受員工降薪申請”的姿態,迎接挑戰。如今卻因“變相裁員”而引發市場持續關注,這似乎也可以説明此時的市場要比之前更加嚴峻。
  三一重工應收賬款高達201.23億元,現金緊張,這是從數據上直觀反映出的問題。但是過度的銷售政策,粗放的管理政策則是引起資金問題的根本原因。而引起這根本原因的客觀因素則是因為整體經濟的放緩,房産限購帶來的工程建設減速。
  在經濟放緩、整體行業低迷,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之時,三一重工為了實現自己的全年銷售盈利目標,採取了分期付款、按揭貸款或融資租憑等信用銷售模式來拉攏客戶,當然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當然能夠以此提高自身競爭力,吸引大批客戶,實現利潤快速增長。但是,一旦市場需求下降,行情不好,還款風險必然增大,而這些風險最後只能由設備生産商和銀行來承擔。
  環球網援引分析稱,三一重工開始裁員,這正是隨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放緩、中國工業部門所遭遇痛苦迄今最為明顯的跡象。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維多利亞-李説:“中國機械行業過去10年從未發生過裁員,即便在2005和2008年的下滑期間也沒有。此次下滑肯定比以前要嚴重得多。”
  外部經濟寒冬之時,機械行業下滑這些客觀因素可以作為導致三一的過度銷售,進而資金緊張而導致裁員的最好的理由,不過企業要想在這經濟寒冬之時通過裁員,也不過是一時自保。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企業員工的成功。只有通過企業員工改進生産技術,提升産品科技含量,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才是在寒冬之時企業自救的根本方法

  三一重工H股二度上市 前景堪憂

  除了要脫離“價格戰”之外,現金儲備不足70億元的三一重工也把融資希望寄託於香港的資本市場。今年5月份,三一重工重新啟動H股上市進程。
  早在去年8月24日,三一重工就宣告,香港證監會核準其發行的H股股份數為15.41億股(含超額配售2.01億股)。而後,由於當時香港股市處於大幅調整之中,上市環境不理想,公司不得不縮減發行規模,降低融資量。直到去年9月22日,三一重工再次宣布,由於市況波動,暫時擱置H股上市計劃。
  此次,三一重工將於7月16日舉行發行前的推介會。據悉,其融資規模將由原計劃的33億美元,降至20億美元,發行股數佔擴大後的股本比例也由15%降至10%。
  有行業分析師&&,當前國內外經濟都一片低迷,現狀並不比去年好,加上20億美元的融資金額也不算小,能否成功發行,關鍵在於價格,如果發行價格繼續調低的話,上市不成問題,但三一重工可能不會接受太低的價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三一裁員風波後續:滅火"培訓門" 2012-07-10
三一重工裁員門拖累股價 2012-07-06
三一裁員門拖累股價 稱1年走三五千人正常 2012-07-06
三一重工回應裁員30%傳聞 2012-07-05
三一應收賬款超200億 業務壓力重裁員30% 2012-07-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