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邢&市寧晉縣東孟村,養蘑菇成為了村民的致富捷徑。“去年搭了一個蘑菇大棚,收益挺好,純收入4600元。今年想再搭一個,發愁錢不夠,多虧農行給俺辦了個惠農卡,能貸款5萬元,發展蘑菇大棚不差錢了。”剛辦完貸款手續的菇農老孟高興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僅一個月時間,該村就有18戶菇農獲得54萬元貸款。
〔詳細〕 | |
 |
| “前年秋天在農行支持下我養了3000隻雞。今年農行又給我貸款3萬元,我把規模擴大到7000多只。今年可以凈賺25000元。”見到《經濟參考報》記者,石華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石華是河南省光山縣寨河鄉杜崗村的一位農民。
〔詳細〕 | |
 |
| “去年,我養了50頭豬,當時買飼料缺錢,非常着急,後來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來到農行,沒想到僅用兩天時間,就通過農行‘惠農卡’辦理了3.26萬元的農戶直補資金擔保貸款。我用這筆貸款買了飼料,又買了70頭仔豬,當年出欄的100多頭生豬賣上了好價錢,農行的農戶直補資金擔保貸款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吉林省公主嶺市永發鄉農民王亞洲興奮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詳細〕 | |
 |
自2011年初“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農行山東分行積極調整發展戰略,推進特色金融創新,優化融資流程,加大支持地方重大項目及企業的力度,全力保障服務“三農”。 “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金融必須先行。金融支持與金融創新是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催化劑、助推器。”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行長陳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詳細〕 | |
 |
| 初秋,黑龍江省雞西市以東的三江平原,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萬頃良田,泛起層層金色“波浪”,空氣裏瀰漫着濃郁的稻香。曾經的“北大荒”,經過近60年的辛勤開墾,已經變成了“北大倉”。
〔詳細〕 | |
 |
“今後5年,總計300億元貸款,財政貼息,貸款零利率,覆蓋甘肅省58個貧困縣,8790個貧困村。”在金融服務“三農”上,中國農業銀行甘肅分行一次就畫出了一個大手筆。
8月11日,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與甘肅省財政廳簽署了金融支持“雙聯行動”合作協議。 〔詳細〕 | |
 |
| “漁歌正唱蓬江韻,兩閣三宮古色香,橋上笠翁皆醉倒,欣然夜景當蘇杭”。詩中描繪的濯水古鎮,坐落在黔江東南角。穿境而過的阿蓬江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走在濯水老街,400多米長的主道由青石鋪就,老街兩邊矗立着依河而建的土家吊腳樓群。〔詳細〕 | |
 |
立秋剛過,滎經縣廟崗鄉廟崗村村民呂九惠在村頭移動話費代繳點老闆的幫助下,很快領到了300元的新農保養老金。
“不僅能存取款、還能領取養老金,‘惠農通’業務就像我們農民身邊的‘微型銀行’,功能比較齊全,方便快捷。”談到“惠農通”業務的便捷,呂九惠侃侃而談。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自從“惠農通”業務開在家門口後,他再也不用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到鎮上的銀行取款了,只需在手機上進行簡單操作就可以領取到養老金。〔詳細〕 | |
 |
“我們的茶園是承包來的,沒有土地證,是農業銀行大膽突破,率先&&茶樹貸款抵押辦法,給我們解決了融資擔保的難題,為做大做強創業園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在福建龍岩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回來創業的台灣農民李志鴻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7年前,李志鴻回到祖國大陸投資,現在他的茶園面積達到了2400多畝。可在2009年,他的茶園一度遇到資金短缺難題——“回台灣申請銀行貸款,遠水不解近渴;在大陸申請貸款卻遇到擔保難題。”李志鴻説。〔詳細〕 | |
 |
| 在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全軍鄉全軍村,安徽省金寨縣農民李祖超在家裏的十多畝茶園忙碌。把園子裏的茶葉採摘下來,他還得趕緊回家用新置辦的制茶機加工。由於資金充裕,他的茶園施肥到位、採摘及時,有望再獲個好收成。“這一切得益於這兩年銀行在村裏發放的‘公司+農戶’擔保貸款。”李祖超説。〔詳細〕 | |
 |
| 在與越南隔海相望的廣西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村頭一家挂着“中國農業銀行金穗惠農通——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標識的日用商店裏,店主黃春玲正在通過一台轉賬電話忙着為幾個村民辦理小額現金取款業務。〔詳細〕 | |
 |
| 3年前,當劉超獲得第一筆農行發放的農戶貸款時,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的香菇生意能做到現在這麼大。雖然並不願意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具體收入,但他&&,“今年生意最忙時,臨時找了8個幫工。”同樣,借助農行的農戶貸款,劉超的老鄉張守財,不僅把自家的香菇種植量從2000袋提高到了5000袋,建築手藝出眾的他還拉起了一個建築隊,全家去年的收入飆升到35萬。〔詳細〕 | |
 |
| 浙江省永康市花園大道上,金松大廈一層“浙江永康農銀村鎮銀行”的招牌格外顯眼。6月28日一早,農業銀行副行長郭浩達,農行浙江省分行行長趙忠世,金華市副市長傅利常等一起為這家浙江最大的村鎮銀行剪綵。〔詳細〕 |
|
| ◇ 小小惠農卡 惠農情意濃
|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六月,萬畝蓮藕令廣西柳江縣百朋鎮懷洪村一帶風光無限。在通往百朋鎮的馬路兩邊,荷花點綴的藕海引來八方游客,一車車蓮藕銷往海內外,田間地頭不時穿插着農民忙碌的身影。在筆者驅車前往百朋鎮懷洪村的路上,看到這樣一幅美不勝收的景象。 |
| | |
|
|
中國農業銀行是新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最初成立於1951年,1979年2月再次恢復成立後,成為在農村經濟領域佔主導地位的國有專業銀行。199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設,1996年農村信用社與農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 |
|
| 農行成功註冊首個CDM項目 綠色信貸産品創新顯成效
|
| 由農業銀行全程提供諮詢服務的“山東金緣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執行委員會(EB)註冊成功,成為我國在聯合國註冊的第2105個項目。 |
| 農業銀行城鄉聯動推廣301“銀醫一卡通”
|
| “沒想到銀行卡也能當醫療卡用。”多次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就診的馬秀清對記者説,“以前看病,掛號、劃價、拿藥、繳費要排半天隊,現在家裏就可以直接預約掛號,交費劃下卡就行了,真是方便多了。” |
| 農業銀行力促連片特困地區脫貧致富 |
| 2011年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確定將十四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新十年我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並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農業銀行從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出發,積極適應國家扶貧工作思路變化,全力支持連片特困地區脫貧致富。
|
| 農業銀行創新六種集約化服務“三農”模式
|
| 上半年,農業銀行旨在振興農村産業“千百工程”取得顯著成效。新拓展“千百工程”客戶1170戶。 |
| 農行“安居富民”貸款圓新疆農戶安居夢
|
新疆喀什地區澤普縣阿克塔姆鄉村民努爾 艾合買提 蘇萊曼搬進了190平方米的新家,高興地説:“在農行9萬元貸款的支持下,終於把自己的新家建成了” 在農行喀什分行“安居富民”貸款的支持下,阿克塔姆鄉一座座寬敞、明亮、美觀的二層小樓拔地而起,農民住房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