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否認西班牙子公司破産
高管離職李寧復出“救火”
2012-07-10   作者: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體育用品生産商李寧的西班牙公司宣布破産,導致西班牙的眾多體育俱樂部無法得到最初裝備來應對下一個賽季。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李寧西班牙公司破産將使得李寧相關産品在西班牙的推廣遇到很大阻礙,同時也將削弱李寧的整體實力以及在全球的影響力。” 
  朱慶驊同時&&:“李寧西班牙公司破産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西班牙經濟危機的不斷深入,李寧公司遭遇難以彌補的財政赤字,以至於最終走向破産。”
  而據李寧公品牌公關部負責人&&:“經與公司國際市場部核實,此傳聞與事實不符。”

  德銀:李寧短期利潤有限
  而近日,德銀發布研究報告,削李寧目標價。
  德銀指,隨著李寧發盈警、行政總裁辭任,該行期望公司可加強私募基金TPG參與其運作的力度。從6-12個月來看,該行認為庫存及折扣率高企仍是公司的阻力。
  雖然TPG對李寧零售及推廣上的投資,或會影響短期利潤,但認為有利其品牌長遠發展,改善步伐主要視乎行業銷售增長及能否給予分銷商較少折扣率。
  基於行業經營環境有風險及短期利潤有限,該行將其2012-14年盈測削減43-63%,目標價相應由7.5元下調至4.7元,評級為“持有”。
  與此同時,體育運動品牌大佬——李寧目前正面臨品牌持續老化、改革進退失據、高管陸續出走,以及李寧本人計劃進軍房産,被指“不務正業”等一系列“矛盾”。
  朱慶驊&&:“目前國內運動服飾行業已經步入成熟階段後半期,規模增速下滑、市場集中度偏高、存貨量高是當前行業的最大特點。在行業繼續擴張的環境下,國際大品牌公司也加大了“跑馬圈地”的。” 
  但近年來,李寧幾次變革均無功而返,此外,李寧推行的提價措舉,更被業內人士視為“慢性自殺”。由於其客戶群體多數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購買力較有限,連續提價令原有的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導致高端消費者轉向阿迪達斯(adidas )和耐克(nike )等國際品牌,低端消費者則轉向更加價廉物美的安踏、匹克.李寧最終落得“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局面。

  高管出走 李寧復出
  自2011年起,李寧首席品牌官方世偉、首席運營官郭建新、Lotto(樂途)事業部總經理伍賢勇等公司核心高管陸續離職。同年11月,新上任不久的首席産品官徐懋淳亦挂冠而去,今年5月李寧宣布了高層換人的安排以及未來3年的發展規劃。
  據李寧公司公告顯示,張志勇辭任公司行政總裁,並於7月4日起不再擔任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委員,聘為董事會執行委員會首席顧問,以確保在新的行政總裁到任前公司管理層平穩過渡。
  同時,李寧公司方面稱,私募基金TPG合夥人金珍君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主席蘇敬軾出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聘用新任行政總裁之前,李寧公司將由創始人及執行主席李寧和金珍君帶領。李寧將主要負責公司對外事務和關係,金珍君則主要負責集團的內部事務與運營,並在過渡期間推動集團的變革。
  李寧公司&&,2012年體育用品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打折促銷力度進一步加大,目前解決高庫存是公司“燃眉之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外媒稱李寧子公司宣告破産 2012-07-09
“李寧型”復蘇下的政策選擇 2012-07-09
李寧"回歸"公司 今年銷售或現負增長 2012-07-06
李寧大換血背後 2012-07-06
張志勇辭任李寧公司行政總裁 2012-07-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