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醜聞重創歐美銀行信用
2012-07-09   作者:李文雲 黃髮紅 吳成良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隨着對英國巴克萊銀行操縱同業拆借利率醜聞調查的深入,有近20家歐美大銀行被曝牽涉其中。據英國媒體報道,滙豐、勞埃德和皇家蘇格蘭這三家英國大銀行均與醜聞有染。而美國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皇家加拿大銀行、德意志銀行以及瑞士聯合銀行也正在接受相關調查。

  英央行默許銀行操縱利率

  4日下午,因醜聞辭職的巴克萊前首席執行官戴蒙德在英國議會特別委員會接受質詢。在英國媒體看來,這場質詢聽證會氣氛“友好”,只是偶爾會出現美國“水門事件”調查式的追問:“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都知道什麼?”而戴蒙德對許多關鍵事實都推脫不知情。聽證會後,許多議員都承認,沒問出什麼名堂。
  雖然戴蒙德&&操縱銀行間拆借利率行為應該受到譴責,但他&&對銀行操縱利率行為程度之嚴重,他上個月才知情。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戴蒙德辭職時就&&,他要在調查聽證會上進行反擊,要揭開巴克萊銀行與銀行監管部門之間交易的一些令人尷尬的細節。
  巴克萊銀行在戴蒙德辭職後迅速公布了一份文件,其中牽涉英國央行副行長保羅塔克以及上屆政府某些高官。文件內容顯示,英國央行及某些政府官員對巴克萊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反復虛報利率低價的劣跡知情,甚至默認。巴克萊銀行還公布了戴蒙德當時的一些筆記,是關於2008年戴蒙德與英國央行副行長塔克的一番談話,稱塔克向戴蒙德轉達了當時政府對巴克萊呈報的同業拆借利率的關注,説“(利率)用不着總是像咱們最近上報的那麼高”。在這次談話後的第二天,巴克萊銀行向央行呈報的同業拆借利率便大幅下降。
  巴克萊銀行的聲明説,雖然戴蒙德並未把塔克的説法當成指示,但是隨後在他與巴克萊銀行首席運營官密斯耶(已因醜聞辭職)談話時,轉達了這個信息。而密斯耶則認定這是英格蘭銀行作出的指示,因此下令交易員調低向其他銀行調借資金的利率。英國《經濟學家》分析認為,至少有一些銀行虛報低價銀行間拆借利率,是得到監管機構默許的,銀行可由此獲得鉅額收益。
  戴蒙德還稱,大約3年前得知本銀行交易員可能有操縱銀行間拆借利率行為之後,巴克萊銀行的高層就決定要“追根究底”。他稱,當時英美監管機構還讚揚了巴克萊銀行的合作態度。
  英國央行否認了此項指控。在2008年工黨執政時期主管相關事務的前官員則&&“不記得”曾經和英格蘭銀行的人員探討過拆借利率的問題。

  德意志銀行遭突擊檢查

  英國的銀行業醜聞很快波及到德國,甚至蔓延至大洋彼岸。據路透社報道,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已經對德意志銀行展開“特別調查”,以確定德意志銀行是否涉及操縱拆借利率一案。與此同時,美國的摩根大通銀行和花旗銀行也對外稱,監管機構已經要求它們提供相關信息,它們正予以合作。
  兩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對路透社&&,這不是一次例行調查。但聯邦金融監管局不願證實正在對德意志銀行進行特別調查,一位發言人&&,他們“動用了目前需要的所有合法監管工具”,以檢查德國的銀行“在結構上是否足以抵制操縱拆借利率的發生”。與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不同的是,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並不能以檢察官的身份介入調查。因此,不事先通知的突擊調查是監管局的最嚴厲手段。
  在被問及是否接受監管局調查時,德意志銀行發言人只&&,銀行收到了歐洲和美國多個機構的通知,要求提供2005至2011年銀行間互借利率報價信息。他們正在配合有關機構的調查。
  專家&&,目前還不清楚有哪些德國銀行在接受調查。但德意志銀行被調查的事實幾乎可以肯定,德意志銀行屬於每天向倫敦匯報拆借利率的16家銀行之一。因此,專家推斷,聯邦金融監管局的調查必定會涉及德意志銀行。內部人士&&,最早的調查結果將於7月中旬出來。

  民眾對銀行業信心大跌

  巴克萊醜聞讓正在債務危機中苦苦掙扎的西方大銀行再次陷入窘境,歐美民眾對銀行業的信心再次降至谷底。德意志銀行接受調查消息傳出後,該銀行股價周五收盤前下跌超過5%。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的股價也大幅下跌,另一家參與設定倫敦拆借利率的美國銀行股價也因其可能遭調查的猜測而出現下跌。
  德國《世界報》在一篇題為《誰來阻止銀行的貪婪》一文中指出,英國操縱匯率的醜聞只是銀行業無數“過錯長隊”中新的一員。利率不再根據現實制定,而是看是否有利於銀行的利益進行人為操縱。僅僅更換銀行高層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過去的經驗表明,相信銀行交易員的良知已經不可行。
  利率操縱醜聞不僅損害了倫敦作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聲譽,而且揭開了全球銀行業醜陋的一面。“如果不加以制止,銀行還會一如既往地操控市場,”維也納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史蒂芬舒爾麥斯特説。過去30年來一直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市場萬能”理論已經過時。因為它只追逐利潤,而不關心對企業和個人的效益,這樣下去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內爆。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全球關鍵利率被操縱,讓人們如此清楚地看到金融系統的腐朽核心。為了追求不切實際的回報,金融業形成了一種不顧後果的魯莽文化。要讓公眾重拾信心,銀行拆借利率的制定方式必須改變,金融系統的文化必須改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巴克萊"下課"CEO否認知情 2012-07-06
巴克萊銀行醜聞帶來四大警示 2012-07-06
巴克萊醜聞暴露英國銀行監管漏洞 2012-07-05
巴克萊在其官網公布文件將英國央行捲入操縱Libor漩渦 2012-07-05
戴蒙德辭任巴克萊銀行行政總裁 2012-07-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