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石家莊市“母親河”之稱的滹沱河,大量黑色軟泥狀污染物附着在河床上,散發強烈的刺鼻氣味。藁城市當地人士指認稱,這是“烘藥渣”小作坊傾倒的藥渣。
近日有媒體報道,華北制藥集團倍達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倍達公司)未經處理的抗生素藥渣,被直接傾倒在滹沱河河床上。
記者調查發現,藁城市東四公村、西四公村、北四公村存在多個“烘藥渣”小作坊。上述華藥集團環保部部長陳平承認公司和個別藥渣加工廠有合作關係,但已經中止與他們合作。
據悉,每年産生的藥渣廢物超過百萬噸,而通過小加工廠處理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百萬噸藥渣背後的環境隱患令人擔憂……
藥渣直接傾倒滹沱河
6月29日,石家莊以東,藁城。
記者在藁城東四公村附近看到,滹沱河干涸的河床上,隨處可見採沙形成的不規則大坑,各種工業、生活垃圾散見其中,下雨後已形成諸多污水池。
在東四公村外、靠近滹沱河堤壩的一個地段,記者看到大量黑色軟泥狀污染物附着在河床上,散發強烈的刺鼻氣味。當地人士指認稱,這是“烘藥渣”小作坊傾倒的藥渣。
有村民稱,東四公村、西四公村、北四公村存在多個“烘藥渣”小作坊,為躲避監管,這些小作坊通常在夜晚開工。
“你是要買藥渣,還是要賣?”面對以做藥渣生意的身份前來打聽小加工廠的記者,西四公村一村民這樣問道。“有做青霉素的,還有做頭孢的,你是要找哪一個?”
東四公村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周邊村莊有多個“偷着幹”藥渣烘乾業務的小加工廠,“華藥”向小工廠提供藥渣。
根據村民的介紹,記者隨後找到了一家墻體標有
“XX肥業公司”字樣的工廠,工廠大門緊閉,門口栓着一條大狼狗,右側及對面的平地上堆放着黑色軟泥狀物體。看到記者後,一位婦女從廠裏走出,聽到記者手頭有一批藥渣要處理,她打量一番後&&,“我們去年就已經不做這個生意了。”
隨後,記者找到了兩個被指稱為藥渣加工廠的小作坊:它們外表看去就像大號的農家院,有高墻、大鐵門、狗,不過均是大門緊閉。一個小作坊門口也堆放着黑色軟泥狀物體,有強烈刺鼻氣味,記者還看到露天安放的兩個外皮生銹的大鐵罐子,即加工設備。
孫先生&&,環保部門曾經對當地藥渣小加工廠進行查處,但“等風頭過去了,就又開始了。白天不開工,晚上開工。”“晚上的時候,一颳風,就飄過來一股臭味……特別臭,關上窗,味還能進屋裏。”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環保部對實施危險廢物處理有明確規定,“委託不具有運營資質的單位運行其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未取得資質,擅自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活動的”持證單位,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環保部門正在調查
根據村民指證,向小作坊提供藥渣的正是華藥集團。
6月29日,記者巧遇進入東四公村調查的石家莊市環保局人員,但對於調查進展情況,對方稱正在調查不便透露。
與環保局調查人員同行的還有華藥集團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其中華藥集團環保部部長陳平承認公司和個別藥渣加工廠有合作關係。他&&,目前倍達公司與藁城境內大約三家藥渣加工廠建立了合作關係,“不全是跟小的工廠(合作),也有大的工廠。”將藥渣交給加工廠的同時,華藥集團向加工廠提供部分處理資金。
陳平説,“我們苦於現在沒有自主處理廠,也沒有辦法。”
6月30日,陳平再次&&,“我們已經和它(藥渣加工廠)中止合作了。”他&&,事件發生後,華藥集團將加強監管,“不能像前兩天那樣,設備一壞,就倒河灘上去了,這肯定不行”。
資料顯示,倍達公司産品包括頭孢氨芐原料藥、頭孢拉定原料藥、藥用中間體青霉素鉀等,其中頭孢拉定産量居全國首位。
百萬噸藥渣隱患
如果説“藥渣傾倒事件”打開了半合成抗生素企業制藥污染的一條縫隙,那麼行業普遍行為背後潛在的更大隱患不容輕視。
據相關人士介紹,全國超過50家半合成抗生素企業,每年産生的藥渣廢物超過百萬噸,而通過小加工廠處理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
“以前這種東西是可以直接到農場去用的,後來政策法規標準提高了,就要按照要求來做,(但)落實需要一個過程。”陳平説,企業適應環境標準改變需要時間,此外,抗生素藥渣的處理在技術準備、成本控制方面均遇到了挑戰。“(企業)危害物處理中心處理那些危害更大的廢物已經不堪重負,沒有能力再來處理這些藥渣。要是按危險廢物去焚燒,石家莊這幾個藥廠加一塊,一年焚燒成本要幾個億。”
垃圾焚燒廠據稱也不願意接受華藥集團的抗生素藥渣,“我跟他們經過兩年的談判,最後(也)沒談成。”陳平説。
但依賴小加工廠不是長久之計,不僅因其散亂難以掌控,大型藥企也無法保證傾倒藥渣事件不會再次發生,陳平補充道。另外,監管壓力更逼迫企業尋求改變,“這些小企業過不了多長時間可能都會關閉,它們不幹了,那我們的生産不就停下來了嗎?”陳平&&了自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