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作為二線白酒股的代表,披露的業績增長數據非常給力,其中201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為48.78%,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高達57.85%。但是,關鍵的問題在於,該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可信度又有多高?經對山西汾酒披露的2011年年報數據進行分析,本刊發現該公司披露的營業收入數據自相矛盾,非常值得關注。
首先需要特別説明的是,山西汾酒2011年年報的合併範圍與半年報略有差異,新增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山西杏花村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到年報和半年報銷售收入明細數據的對比,因為在年報中針對這家新納入合併範圍的子公司詳細信息披露為:“山西杏花村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註冊成立,尚在籌建期間,截至2011年12月31日沒有進行任何經營及建設活動,年末只有資産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無利潤表。”
這也就意味着,這家新設子公司截止到2011年末還沒有對山西汾酒營業收入産生任何影響,單就營業收入這個會計科目來説,該公司年報的實際核算範圍,與其半年報不存在差異。這也就進一步對應着,年報中某個大客戶2011年全年採購總額,不應當小於半年報中上半年的採購總額;相反半年報中某個大客戶上半年的採購總額,也不應當大於年報中披露的全年採購額。但是,山西汾酒卻違背了這個再簡單不過的財務邏輯。
根據該公司年報披露信息,2011年全年前五大客戶合計採購金額為66950.87萬元,佔全部銷售總額的14.92%。
而該公司半年報披露的上半年營業收入前五名客戶信息,客戶名單卻與年報存在較大差異。
這其中很容易發現一個關鍵矛盾,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為7.5億元,就已經高於年報中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6.7億元。即便半年報中的前五大客戶在下半年中未從山西汾酒處進行過任何採購,僅以上半年的採購金額就足以維持年報中前五大客戶採購總額不會少於7.5億元,前述矛盾又是怎樣産生的?
1、神秘消失的主要客戶
半年報中“大同市北方紫昱商貿有限公司”客戶在2011年上半年的採購總額就已經高達2.29億元,但是這個客戶名稱卻消失於年報主要客戶名單中,這對應着該公司全年採購額不會高於排名第五位的“山西領通科貿有限公司”對應的0.8億元,前後相差的1.5億元收入又流失到哪去了?
“山西虹通共贏商貿有限公司”也是如此,上半年已經從山西汾酒採購商品9265.66萬元,但是也從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了,這意味着到年底時該客戶全年採購額也小於排名第五位的“山西領通科貿有限公司”對應的8001.96萬元,顯然是前後矛盾的。
2、關聯方採購之謎
同時,位列於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和半年報前五大客戶名單中的“山西杏花村國際貿易公司”,是山西汾酒的關聯方,屬於“控股股東投資的其他公司”之類,但是針對此項設計關聯交易的數據,也是前後矛盾。半年報顯示,已經向該客戶銷售了2.24億元商品,但是到年末時對該客戶全年的銷售額卻下降到了1.88億元。
前述三個矛盾客戶及其矛盾數據,背後自然隱含的是營業收入數據的重大差錯,且涉及金額過億元,財務核算之混亂可見一斑。而且如果半年報數據披露無誤,則年報數據便涉嫌虛假披露;反之如果年報數據是正確的,則半年報數據便涉嫌虛增收入,但不知山西汾酒對此將作何解釋?
此外,該公司在往來款核算、費用確認等方面也是漏洞百齣,並涉嫌鉅額利潤操縱,值得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