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商業地産亟須“降溫”
2012-06-29   作者:記者 柴驥程 王政 趙瑞希 劉德炳 葉鋒/杭州 深圳 上海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繁榮背後,商業地産面臨同質性強、後續資金乏力、庫存大等問題,在資金熱捧下迅速出現泡沫化傾向,擠壓實體經濟,成為繼住宅市場之後,我國房地産業發展的又一隱憂。而早在去年8月召開的中國銀監會2011年年中工作會議上,銀監會提醒,要對商業地産和二三線城市房地産風險保持“關注和警覺”。專家建議,要及早對商業地産進行調控,完善現有的供地結構,從源頭防止商業地産“過熱”,同時要拓寬投資渠道,改變社會資本在房地産業內“打轉”的現狀。

  商業地産隱憂初現

  中國指數研究院杭州分院研究總監曹旭東&&,目前在北京、杭州等城市,商業地産已出現一定泡沫,需要引起重視。“商業地産的利潤大,大家一窩蜂追捧,如果失去了理性、吹大了泡沫,也許今天的住宅地産市場就是明天的商業地産市場。”曹旭東説。

  商業地産繁榮,眾多房企“轉商”,顯示了住宅調控下房地産企業寄望於商業地産來平衡風險、回籠資金。與此同時,部分投機性需求也轉向,商業地産市場迅速升溫,隱含的風險和泡沫逐漸顯現。
  受資本追捧,商業地産持續“走熱”,大批投資客乘勢“入場”。2011年,深圳一手寫字樓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35112元,同比上漲19%,創下歷史新高。國際物業顧問公司戴德梁行日前公布,至2011年第4季度,北京市甲級寫字樓租金價格持續上漲,達每月每平方米246.43元,較2010年同期大幅增長44%。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在北京高端寫字樓聚集區CBD區域,租金價格最高的國貿寫字樓等寫字樓租金可達每月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銀泰寫字樓、華貿中心寫字樓等租金可達每月每平方米400元至500元。
  商業項目供應量大、同質性高,無序、過熱發展可能導致泡沫越吹越大。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以商業、辦公為主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在各大城市發展迅速,至2015年,20個重點城市新增入市體量將達到16437萬平米。以成都為例,2011年主城區人口為530萬,城市綜合體存量為523萬平方米,2012年將達到1061萬平方米,幾乎翻了一倍。該院周建成博士認為,未來幾年中西部城市商業地産將面臨供應過剩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商業項目都直接銷售給了個人投資者。在那些商業地産項目大量同質重復建設,短期內消費能力又沒有大幅上升的城市,如果開發商將商業地産大量轉售給普通投資者,無疑是將巨大的風險轉嫁給後者,極容易使商業地産的泡沫在投資者的頻繁倒手中越吹越大。

  抑制商業地産“亢奮”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張大偉等專家建議,政府應&&商業地産調控措施,引導商業地産健康發展,防止其步住宅市場“後塵”。嚴格區分商業地産市場和商品住宅市場,抑制“商改住”和商業公寓的投資性需求,同時,要完善城市規劃、調整城市建設用地供給結構,防止商業地産快速亢奮發展。

  宋丁&&,短期看,要對“商改住”設置較為嚴格規範的條件,改變商務公寓無序發展、替代商品住宅的現狀,將商業地産與商品住宅做較為嚴格的區分,防止樓市調控管住了商品住宅、吹大了商業地産。
  商業地産發展,關鍵是要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協調,不能矯枉過正、貪大求全。地方政府和資本都需要冷靜,改變現在對商業地産的衝動狀態。
  張大偉&&,要限制商務公寓市場的活躍性並不容易,即便開發商建的是寫字樓,如果價格便宜,一樣會被人當住宅用,而動用限購手段也會産生一些負面效果。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政府在出讓土地時做好規劃,合理配置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比例,避免造成商業用地産供過於求,最後變相轉為住宅。其次,合理設置商業地産中配建商務公寓的比例,限制商業地産通過“商改住”的方式鑽政策漏洞,變身商務公寓。
  “商業地産逐漸吹起的泡沫,既有開發商資本攪局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發展’和‘政績’衝動。”曹旭東&&。

  為資本找到新出路

  多位專家&&,要抑制商業地産“亢奮”,穩定樓市調控成果,從長遠來看,拓寬投資渠道,破除社會資本投資中的“彈簧門”、“玻璃門”勢在必行,唯有為資本找到新出路,其在樓市“打轉”的現狀才能得以改觀。

  2012年5月,全國多個樓市成交出現回暖跡象,部分城市的微調政策被決策層和市場所接受,杭州等地先前降價的樓盤出現價格回調、微漲的情況,有分析認為,“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已經見底,部分專家甚至斷言,買房“窗口”已經打開。
  宏觀經濟數據欠佳,穩增長壓力空前。在此背景下,樓市以成交放量回應,資本已經躍躍欲試。儘管中央一再&&,樓市調控政策基調不變,但是多個城市的一系列微調政策和市場的反應,讓資本又開始緊盯樓市,商業地産也不例外。
  張大偉&&,從長遠看,要使商業地産健康發展,關鍵還是增加投資渠道,讓社會資本流動起來,同時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改變地方經濟過分依賴房地産業的現狀,同時啟動相關的財稅體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財權事責相匹配,緩衝地方政府的“賣地”衝動。
  宋丁&&,之所以限了商品住宅、火了商業地産,説到底是大量的閒置資本無處可去,只能在房地産業進行投資。“不管是商品住宅的調控,還是商業地産的調控,要取得長期的效果,必須為社會資本找到新的投資領域”,宋丁説,“否則,社會資本在房地産行業‘打轉’的現狀很難改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商業地産今年增長勢頭仍不減 2012-04-06
吸納萬億資金 商業地産增勢不減 2012-04-06
保利地産:提升商業地産比重至30% 2012-02-27
商業地産不可能取代住宅地産 2011-11-25
轉戰商業地産 營運模式很關鍵 2011-11-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