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推六大惠港措施
2012-06-28   作者:記者 張曉華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據新華社報道,在香港回歸15周年之際,中國中央政府再度送出“大禮包”,&&六大政策措施以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政策措施主要涉及經貿合作、金融合作、教育交流、科技合作、旅游合作、粵港合作等六大方面。其中包括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辦理人民幣貿易投資結算,進一步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産品,推動滬深港交易所設立聯合公司,及推出內地和香港互相掛牌ETF等。
  受訪人士昨日向南都記者分析認為,相對於經貿等常規層面,上述措施將更大地拓展香港和內地在金融、資本市場層面的合作空間。
  受此消息促動,昨日港股出現普遍回升,盤中恒指一度上漲超1%。

  中央再推六大惠港措施

  據新華社引述來自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消息,中央此次&&的惠港政策措施主要涉及經貿合作、金融合作、教育交流、科技合作、旅游合作、粵港合作等六大方面。
  經貿合作方面,將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九;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支持珠三角地區港口、機場、軌道交通之間的銜接與合作等。
  金融合作方面,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辦理人民幣貿易投資結算,進一步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産品;為香港有關長期資金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提供便利;推動滬深港交易所聯合設立合資公司,推出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互相掛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産品等。
  教育交流方面,擴大內地與香港高校師生交流;鼓勵香港高校到廣東省合作辦學;在廣州和深圳分別建立粵港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
  科技合作方面,鼓勵香港科技人員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申報國家人才計劃;啟動新一輪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的遴選新建工作。
  旅游合作方面,允許內地旅行團乘坐郵輪從香港到台灣後,繼續乘坐該郵輪前往日本或韓國旅游再返回內地。
  粵港合作方面,允許香港金融機構依據相關管理辦法在粵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進一步推動香港與深圳之間的相互投資和金融合作;為港産粵語版影片進入廣東市場提供便利;通過推進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提升粵港金融合作水平。
  中央政府還將繼續完善供港物資相關體制機制及通關制度,確保內地對香港的基本生活物資的安全穩定供應。同時,進一步放寬香港居民個體工商戶在內地的經營範圍,取消從業人員人數和經營面積的限制。
  多位香港分析人士向南都記者分析認為,上述措施基本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
  受該消息促動,昨日港股出現普遍回升,盤中恒指一度上漲超1%。

  金融層面合作空間擴大

  相對於經貿等常規層面,受訪人士昨日向南都記者分析認為,上述措施將更大地拓展香港和內地在金融、資本市場層面的合作空間。
  招商證券(香港)公司港股首席策略師趙文利昨日向南都記者&&,從對香港實際經濟的影響來看,可能對經貿、旅游等常規層面的影響沒有前幾輪大。“比如2003年開始的CEPA的簽訂,經過後來幾輪的修訂,到現在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
  趙文利&&,但是從金融合作的層面,香港和內地之間金融、資本市場的合作反而空間變得更加增大。
  “比如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擴大,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因此受益的金融機構將越來越多,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市場規模也會逐漸擴大。因為我們看到,香港人民幣的存款池最近幾個月出現持續下滑,所以從這方面支持人民幣貿易結算活動,希望人民幣在香港的存款池擴大,彌補這這樣一個缺口。”趙文利&&,“另外從長期資金投資內地資本市場來講,眼下不管是Q
FII的擴大,還是其他舉措,在趨勢上都是一樣的。證監會郭主席也一再提到,現在是中長期投資的好機會,引入各方面的社會保障資金、海外資金。”
  而就措施中所提到的推動滬深港交易所聯合設立合資公司,趙文利&&,實際上從現在整個全球交易所的競爭格局上來説,交易所之間的兼併、重組、合作越來越多,滬深港之間從基本面來講,都是屬於中國,另外從合作基礎上來説,在同一個主權國家之下,合作的便利度也好得多。
  “內地和香港相互掛牌ETF之前一直在提,儘管簡單意義上的港股直通車開通的可能性比較低,但是這樣一種相對來講風險可控的相互投資機制建立起來後,是比較有利於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趙文利&&。

  活躍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

  儘管近年來,每逢“七一”中央推出的惠港“禮包”均在短期內對市場起到提振作用,但記者了解到,相對於上年,目前香港人民幣市場已面臨諸多新情況。比如此前瀰漫市場的升值預期對市場的驅動力已經基本消失;回流的進一步放開以及外部需求疲弱導致香港人民幣存量持續下降。此外,香港市場目前人民幣投資産品仍然有限;倫敦開始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
  受訪人士認為,這也是促使今年的政策目標着力於促進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更加活躍的原因之一。
  “可以利用提高人民幣利率的吸引力和提高人民幣的多元化産品的吸引力,代替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增強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吸引力。”中銀香港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張穎昨日向南都記者&&,當然人民幣不是持續的、大幅度的貶值,可能只是升值幅度會放慢,但可能有人因此不願持有人民幣存款。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利率的提高和産品多元化以及有些理財産品利率的提高,相對而言投資者更願意持有人民幣。“通過這些支持,可以從利率上替代匯率升值放慢的作用,對投資者繼續産生吸引力。”
  “香港人民幣存款的減少不一定是壞事。”張穎&&,“原來大家沒有別的投資産品,只有存款,現在大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從總量上,離岸人民幣總規模的蛋糕還是不斷擴大,只不過結構有所變化。從大部分放在存款上,到更多放在其他産品上,再加上人民幣資金&&增加,銀行和投資者的收益也會增加。”
  公開數據顯示,4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環比下降0.35%,報5523億元,下降19億元,連續5個月負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盛傳的放寬個人人民幣兌換政策並沒有出現在上述六大措施中。“看來還是比較謹慎。”一位香港分析人士向南都記者&&。此外,“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辦理人民幣貿易投資結算,這個不知道怎麼回事,因為之前金管局也剛推出跨境抵押品管理服務,可以有助國際機構在香港取得港元和離岸人民幣為主流動資金,這方面也都是相關的,屬於擴大香港在離岸人民幣市場方面的作用。可能第三方還需要進一步的細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行官員:建議建立多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2012-02-27
倫敦欲建人民幣離岸中心欠火候 結算體系尚需完善 2012-02-14
新人民幣離岸債券分類指數推出 2012-01-31
倫敦爭建人民幣離岸中心 欲做歐洲版本香港 2012-01-18
中國鼓勁歐洲支持倫敦建人民幣離岸市場 2011-09-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